第357章 白露收棉 江湖架上晒银霜(2/2)
王掌柜扛着卷新布来串门,布上印着缠枝纹,做被面正好喜庆,“给你们做新被用,”他把布往棉架旁一铺,“这布比去年的厚实,染得色牢,说是配着新棉絮,盖着能做甜梦。”诗诗抢过布卷要帮忙裁剪,结果没拿稳,布料拖在棉堆里,白絮沾得像撒了把星星,引得大家直笑:“这是布料给棉花‘镶银边’呢!拍掉了更漂亮,做出来的棉被准能羡煞人,算给你的秋日礼!”
白老坐在棉架下的竹椅上,手里捏着团棉絮,眼瞅着孩子们玩棉籽。他脚边的小桌上摆着杯菊花茶,茶香混着棉绒的软香飘得很远。“白露收棉,收的是秋的柔,藏的是冬的暖,”他把棉絮揉成团,“年轻时在棉坊当学徒,白露能弹床粗棉絮就知足,哪像现在,坐着看棉雪纷飞,喝着清茶听弓响,这日子,软得像棉絮,暖得像新被。”
雾散时,阳光把棉架照得发亮,我们坐在院里分食棉籽糖,甜香混着棉绒味飘得很远。诗诗突然指着晒着的棉花说:“它们在发光呢!肯定是棉神留的暖,今年的冬天准能暖洋洋的,冷得直搓手时盖着新棉被,连做梦都能梦见棉花堆!”
“先等你把今天撒的棉籽捡回来再说,”灵月笑着刮她的鼻子,“去年你把棉籽撒在花盆里,说是给‘花神’种棉花,结果长出的棉苗瘦得像面条,你还哭着说白老没教棉苗怎么长胖。”
大家都笑了,笑声混着棉弓的弹响,在软乎乎的院里荡开。棉架上的棉絮还在舒展,竹筐里的棉桃透着白,每个角落都藏着秋天的柔。这江湖的故事,就在这白露的架上,在这晒着银霜的收获里,又添了新的一笔。
毕竟,只要这棉弓还在弹,这棉架还在晒,我们还在这院里,这江湖的秋天,就永远暖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