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七夕星灿 江湖巧意缀星河(2/2)
傍晚的打谷场,张婶支起大锅煮巧粥,红豆、绿豆、花生在锅里翻滚,香气飘得满场都是。镇上的姑娘们聚在一块儿比“乞巧”,有的穿针引线,有的叠纸船,诗诗也凑过去要比穿针,结果线穿了半天没进针孔,反倒把线头舔得湿漉漉的。
“慢慢来,”张婶笑着手把手教她,“针要稳,线要直,心要静,就像你灵月姐姐做巧果,急不得。”去年张婶教姑娘们做巧果,诗诗把面团捏成了疙瘩,今年却能勉强捏出个歪歪扭扭的小剪刀。
王掌柜提着两匹新布来,说是给姑娘们做“乞巧衣”,淡紫色的料子上绣着星星图案。“给灵月姑娘留了块最宽的,”他把布递过去,“做件新褂子,七夕穿正好,比去年的素布衣裳雅致。”
白老坐在谷堆旁,手里摇着蒲扇看姑娘们嬉闹,时不时往嘴里丢颗巧果。“想当年在京城过七夕,姑娘们比乞巧能排半条街,输了的还会抹眼泪,”他慢悠悠地说,“现在多好,输赢都乐呵呵的,这才是过节的滋味。”
月亮升起来时,银河在天上铺得格外亮。诗诗和丫蛋把巧囊挂在竹竿上,举着在打谷场跑,巧囊里的香料撒出来,香得引来几只萤火虫,跟着她们的影子飞。我们坐在葡萄架下,听着虫鸣,闻着巧果的甜香,手里的巧粥还冒着热气。
诗诗突然说:“明年七夕,咱们搭个真的鹊桥吧!用红绸子把葡萄架连起来,我当织女,丫蛋当牛郎,苏砚哥哥当鹊桥的喜鹊!”
“先等你把针穿明白再说,”灵月笑着刮她的鼻子,“去年你穿针把线缠成了团,还说是织女给你打了个同心结。”
大家都笑了,笑声混着桂花香,在夜空里飘得很远。葡萄架的影子落在地上,像幅歪歪扭扭的星图。这江湖的故事,就在这七夕的巧意里,在这缀满期盼的星河下,慢慢织出更绵长的情丝。
毕竟,只要这葡萄还在结,这巧果还在做,我们还在这镇子上,这江湖的巧意,就永远缀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