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元宵灯暖 江湖烟火续新篇(2/2)
王掌柜带着伙计来给灯棚挂新做的灯笼,是用今年新染的蓝印花布做的,上面印着元宵赏灯的图案。“给灯棚添点新花样,”他笑眯眯地说,“这布耐烧,比去年的纱灯结实。”
白老坐在灯棚下的竹椅上,手里摇着蒲扇(虽然是冬天,他说习惯了),看着孩子们追灯玩。“想当年在京城看灯,那才叫热闹,”他慢悠悠地说,“但没咱这镇子的灯暖,咱这灯里啊,有街坊的热乎气。”
月亮升到头顶时,孩子们开始猜灯谜。诗诗抽到张“草莓没熟(打一字)”,琢磨了半天,突然跳起来喊:“是‘酸’!没熟的草莓酸溜溜的!”出题的书生笑着点头,给她塞了块芝麻糖。
丫蛋抽到的灯谜是“铁手张的锤子(打一成语)”,她歪着头想了想,脆生生地说:“是‘趁热打铁’!我爹总说这句话!”铁手张笑得胡子翘,把最大的元宵塞给她。
我们坐在灯棚下,看着孩子们猜谜,手里的馄饨汤还冒着热气。诗诗的草莓灯烛火快燃尽了,她却舍不得扔,说要留着做纪念。灵月说,等过了元宵,要把灯棚的铁架子改成葡萄架,夏天能遮荫;苏砚说,暖棚里的草莓该疏花了,今年要结得比去年密;诗诗说,她要学做芝麻馅元宵,明年给大家露一手。
白老磕了磕烟袋,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江湖的热闹,不在灯有多亮,而在人有多亲。你看这灯棚,少了谁的灯都不完整,就像咱这日子,少了谁都不热闹。”
夜风带着元宵的甜香吹过来,灯棚的灯笼晃悠悠的,像串会发光的珠子。我们的江湖故事,就在这元宵的灯火里,在这团圆的笑语里,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或许它永远不会有惊心动魄的传奇,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暖;不会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有着年复一年的安心。就像这元宵的灯,年年都一样,却年年都让人觉得,这寻常的日子,真好。
而这样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的故事,也还长着呢。毕竟,只要这灯还在亮,这人还在聚,我们还在这镇子上,这江湖的烟火,就永远续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