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秋实满枝 江湖滋味愈绵长(1/2)
秋分的风带着桂香,吹得镇上的柿子树晃悠悠的。枝头的柿子红得像小灯笼,诗诗举着竹竿打柿子,踮着脚够了半天,好不容易打下一个,却“咚”地砸在苏砚背上,吓得她吐了吐舌头:“苏砚哥哥,我不是故意的!”
苏砚揉着后背笑:“下次瞄准点,砸坏了柿子事小,砸坏了你苏砚哥哥,谁给你摘高处的草莓?”他说着举起竹竿,轻轻一挑,熟透的柿子就“噗通”落在铺好的草席上,红得发亮,像块刚出炉的糖糕。
灵月在院子里晒桂花,竹匾里的桂花黄澄澄的,铺得薄薄一层。她翻晒得仔细,说是要挑出里面的小树枝,不然影响桂花酱的口感。诗诗跑过来,抓起一把桂花往天上撒,金黄的花瓣落在灵月的发间,像别了串小碎金。
“别捣乱,”灵月笑着拍掉她手里的桂花,“这些要给张婶做桂花糕,给王掌柜泡桂花酒,少了可不够分。”诗诗赶紧蹲下来捡桂花,指尖沾得黄黄的,像涂了层蜜。
铁手张的铁匠铺前,堆着新打的镰刀和箩筐,都是给秋收准备的。丫蛋正在给镰刀装木柄,小手攥着锤子敲钉子,力道掌握得刚刚好,比去年稳当多了。“爷爷说,秋收的工具得结实,”她举着装好的镰刀给诗诗看,“你看这木柄,我削得光溜溜的,握着手不疼。”
诗诗凑过去摸了摸,果然光滑:“比我削的草莓暖棚木楔子强多了,我上次差点削到手。”两人正说笑,书生背着画筒来了,手里举着幅《打柿图》:苏砚举竿,诗诗捡果,灵月晒花,背景里的柿子树红得像团火。
“今年的秋景图,这张最鲜活,”书生晃着画,“比去年画的桂花图多了几分烟火气。”
傍晚的打谷场,新收的玉米堆成了小山。张婶支起大锅煮玉米,黄澄澄的玉米粒在锅里翻滚,香气飘得满场都是。孩子们围着锅转,诗诗和丫蛋踮着脚往里瞅,被蒸汽烫得直缩脖子,却舍不得挪开。
“再等会儿,”张婶笑着搅锅,“得煮到玉米粒开花,才甜得能拉出丝。”她去年煮玉米时忘了看火,煮糊了半锅,今年特意守在锅边,眼睛瞪得圆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