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年关将近 江湖烟火酿团圆(1/2)
腊月的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诗诗裹着灵月新做的棉袄,缩着脖子帮张婶挂灯笼,红绸子在风里飘得欢快,她却盯着张婶手里的糖瓜直咽口水:“张婶,啥时候能吃灶糖啊?我听说吃了灶糖,灶王爷就不会在玉帝面前说咱坏话了。”
张婶笑着敲她的脑袋:“小馋猫,得等祭了灶王爷才行。去,把这副春联给王掌柜送去,让他贴布庄门上,喜庆!”
诗诗接过春联,字是书生写的,笔力遒劲,上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是“财源广进达三江”,横批“万事如意”。她拎着春联往布庄跑,路过铁匠铺,铁手张正给伙计们分年礼——每人一把新打的剪刀,说是让家里婆娘做针线活顺手。
“张爷爷,给我也来一把!”诗诗踮着脚喊。
铁手张扔过来一把小巧的剪刀,银亮的刀刃闪着光:“给你剪窗花用,别拿去撬草莓棚的锁。”
诗诗吐吐舌头,去年她为了偷摘没熟的草莓,真用剪刀撬过暖棚的锁,被灵月好一顿训。
王掌柜的布庄里,伙计们正忙着挂年画,有胖娃娃抱鲤鱼的,有财神爷笑眯眯的,把屋子衬得红彤彤的。见诗诗送来春联,王掌柜赶紧找浆糊:“来得正好!我这就贴上,沾沾喜气!”他还塞给诗诗一块云片糕,“刚从苏州府进的,甜糯得很。”
回院子的路上,诗诗嘴里叼着云片糕,手里晃着小剪刀,看谁都笑眯眯的。镇上的年味儿越来越浓了:李伯的鞋摊前摆上了新做的棉鞋,鞋面上绣着福字;卖菜的阿婆筐里多了翠绿的蒜苗和鲜红的辣椒,说是年夜饭少不了;连河边的乌篷船,都系上了红绸带,像穿着新衣裳的姑娘。
灵月正在厨房里蒸年糕,糯米的香气飘满了院子。她做了两种,一种白的蘸白糖,一种黄的裹豆沙,都是诗诗爱吃的。苏砚则在打扫院子,把石榴树下的落叶扫成一堆,准备烧火用。
“苏砚哥哥,书生大哥说要画《过年图》,让咱们都去打谷场集合呢!”诗诗跑进来喊。
“等我把这筐年糕送给张婶,咱们就去。”灵月用布把刚出锅的年糕包好,白胖的年糕冒着热气,像块巨大的白玉。
打谷场上已经聚了不少人。王掌柜带着伙计们搭了个戏台,说要请戏班来唱三天;铁手张指挥着后生们劈柴火,堆得像座小山,说是要在除夕夜烧旺火;张婶和几个阿婆正在剪窗花,红纸上的福字、喜鹊、胖娃娃,剪得活灵活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