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989章 闺智之二《雄略》32 辽阳妇

第989章 闺智之二《雄略》32 辽阳妇(2/2)

目录

- 抓准心理:看透倭寇“欺软怕硬、不愿硬拼”的本质,用威慑和假象打破其心理防线,迫使对方主动退去。

二、核心启示:弱质抱团能抗强,虚张声势破恐慌;贼畏勇者,怯者招祸

这种“抱团协作、虚实结合”的御敌思路,对现代突发危险、弱势反击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弱势抱团\/合力破局:单个弱者难以对抗强敌,团结协作能形成战斗力。辽阳妇三人分工配合,说明“抱团取暖、明确分工,能让弱势方拥有反击能力”;

- 虚张声势\/震慑为先:面对危险,气势不能输。妇人用“伪箭声”制造假象,体现了“关键时刻虚张声势,能放大威慑力,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 勇者无畏\/怯者招祸:敌人的嚣张往往源于自身的胆怯。“贼未尝不畏人,人自过怯”,说明“越害怕越容易被欺负,鼓起勇气反击,反而能让敌人退缩”;

- 就地取材\/灵活应变:没有专业武器,就用绳子、麻秸等身边物品御敌。体现了“突发危机中,善用现有资源灵活应变,比被动等待更有效”。

简单说就是:“强敌临门不慌张,抱团绷箭巧御敌。矢尽诈作箭声起,吓退倭寇靠智勇。”

【原文】辽阳妇

辽阳东山虏,剽掠至一家,男子俱不在,在者唯三四妇人耳。虏不知虚实,不敢入其室,于院中以弓矢恐之。室中两妇引绳,一妇安矢于绳,自窗绷而射之。数矢后,贼犹不退,矢竭矣,乃大声诡呼曰:“取箭来!”自绷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作矢声。贼惊曰:“彼矢多如是,不易制也!”遂退去。

妇引绳发矢,犹能退贼,始知贼未尝不畏人,人自过怯,让贼得利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