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意识之极与全球共振(2/2)
这些分散在全球各地的信息碎片,经由“黎明堡垒”的情报部门汇总分析,逐渐勾勒出一幅全球艰难求生的图景。山岳指挥官意识到,单打独斗绝无胜算。他顶住内部压力,授权向这些主要势力发送了更高级别的技术共享提议,并提议建立一个名为“守护者”的全球规则危机应对联盟的初步框架,旨在共享数据、协调研究重点、避免重复投入,并在最坏情况下协调撤离和互助。响应虽然缓慢且充满谨慎,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然而,深渊之下的威胁,并不会给人类留下从容整合的时间。
新一轮的深海监测显示,增生体的活动频率和范围再次陡增!它们不再满足于感染海床,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层海水甚至海面蔓延!某些航拍画面显示,大片海域的海水颜色变成了诡异的浑浊幽蓝色,散发着微光,任何误入其中的海洋生物都会迅速被溶解或异化。更可怕的是,它们开始展现出一种恐怖的环境改造能力:在多个海域,增生体聚集区域上空形成了诡异的、永不消散的风暴云团,云层中频繁落下具有强腐蚀性和规则干扰性的酸雨,并伴随着强烈的磁场风暴,严重干扰全球通讯和气候。
一场由增生体引发的生态灾难,开始席卷全球海岸线。
“探针”计划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加速进行。林凡在一次深度冥想中,试图引导“星云”去主动“理解”深海增生体的规则标识,却险些被那庞大、混乱、充满恶意的集体意识所吞噬,幸亏徐婉及时将其拉回。但这次冒险也让林凡捕捉到一丝关键信息:增生体的规则标识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存在着细微的、周期性的“共振频率”,仿佛一个不断重复的邪恶指令。
徐婉领导的“群体共鸣实验”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当三百名志愿者在高度屏蔽的实验室中,跟随徐婉的引导,将意识高度聚焦于“净化”、“守护”等意念时,精密仪器检测到实验室内的规则背景噪声出现了显着的降低!虽然效果微弱,持续时间短,且对参与者消耗巨大,但这无疑是证明“集体意识能够影响局部规则环境”的第一个实证!
这个消息如同强心针,让支持“意识之路”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基于林凡捕捉到的“共振频率”和徐婉群体实验的成功,一个极其大胆的作战计划被提上日程:
“静默浪潮”行动。
计划动用全部三台“规则标识干扰器”原型机,部署于三个增生体活动最猖獗的海域外围。同时,徐婉将率领经过特训的“屏障小队”,乘坐特制的屏蔽船,尽可能靠近核心区域。在干扰器最大功率启动、短暂扰乱增生体规则结构的瞬间,徐婉和小队将引导所有参与“群体共鸣实验”的志愿者(分散在全球各基地,通过最新修复的全球量子通讯网络进行意识同步),将高度凝聚的“净化”意念,如同一道无形的精神海啸,精准地“轰入”增生体规则结构的共振薄弱点!
目标并非摧毁,而是尝试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意识级”干扰和净化,迫使增生体陷入长期休眠或大幅削弱其活性!
这是一个将新生的“意识科技”与残存的传统技术结合的豪赌,风险极高。一旦失败,负责近距离引导的徐婉和小队可能首当其冲,遭受恐怖的精神反噬。
但面对不断恶化的全球局势,没有其他选择。
行动计划被批准。全球各大幸存势力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北美提供了能量稳定技术,欧洲共享了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俄罗斯提供了舰队护航…
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来临。人类文明分散的力量,第一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将奏响一曲充满未知的、意识与规则的交响。林凡紧握着徐婉的手,眼中充满了担忧与决绝。徐婉则回以平静而坚定的目光。
星空的低语依旧,深海的咆哮近在耳边,而人类,终于要以凝聚的意志为矛,向那无尽的黑暗,发起一次前所未有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