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朝露曦时知聚散(1/2)
自那日从蕴含宇宙至理的“逻各斯圣殿”归来,林曦的心境便笼罩在一层前所未有的沉静与深邃之中。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如同一个巨大的背景,映衬着现实世界的流转。他不再急于赶路,步伐变得从容,目光更多地流连于途中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仿佛要在这些细微处,印证那宏大的法则。
阿娜尔敏锐地察觉到了林曦的变化。他话更少了,眼神却更加幽远,时常望着天际线出神,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透明的孤高气息。她不敢多问,只是更加沉默地跟随,将那份日益滋长的、复杂难言的情愫,更深地埋入心底,化作无微不至的照料与安静的陪伴。情感,总是如此,含蓄而克制,在无声处暗涌。
西域的深秋,寒意渐浓。天空是一种极高极远的、近乎透明的蓝,云絮淡得如同画笔轻轻抹过。他们已行至一片广袤的盆地边缘,地势低洼,空气干燥得仿佛能嗅到盐粒的味道。根据星图与残片感应的微调,星宿海应在此盆地中央。
这日黄昏,当他们翻过一道漫长的、铺满黑色砾石的缓坡时,眼前的景象让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呼吸为之一窒。
坡下,并非预想中的荒漠或绿洲,而是一片浩瀚无垠、平静如镜的……水面?不,那并非普通的水。在夕阳低角度的照射下,水面呈现出一种极其怪异的、如同融化的铅银与紫水晶混合的色彩,沉静、粘稠,几乎不起一丝涟漪。更奇特的是,水面的尽头,并非地平线,而是与同样瑰丽莫测的天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片无边无涯、倒悬着的天地镜像。空中流动的云霞、即将沉入“水面”之下的落日,都在那镜面中清晰无比地重现,甚至比真实的世界更加鲜艳、更加不真实。
“是盐泽……”阿娜尔轻声说,带着一丝惊叹,“我小时候听族中老人说过,西方极旱之地,有巨大的盐湖,水极咸,可浮人,日落时最美,也最是……寂寞。”
林曦没有说话。他感受到这片盐泽散发出的、一种极致的“静”与“空”。这里的“空”,并非虚无,而是一种洗尽铅华、褪去所有冗余后的本质存在。水天之间的界限消弭,现实与倒影难以区分,时间仿佛在此停滞。一种强烈的、“物哀”之美,扑面而来。美得惊心动魄,却也美得转瞬即逝,美得令人心生惆怅。
他们没有急于下到湖边,而是在坡顶寻了处背风的地方,准备过夜。林曦生起一小堆篝火,阿娜尔默默准备着简单的食物。驼铃声已歇,天地间只剩下风声掠过砾石的细微沙沙声,以及盐泽深处传来的、某种结晶膨胀收缩的、几不可闻的噼啪声。
夜色渐浓。最后一抹霞光沉入“水”下,天空由暖色迅速转为冷冽的靛蓝,星辰一颗接一颗地亮起,倒映在如镜的盐泽上,顷刻间,头顶脚下,俱是璀璨星河。他们仿佛悬浮在宇宙中央,被无尽的星光温柔包裹。这种极致的美,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间的质感。
阿娜尔将烤热的馕饼递给林曦,两人就着温水,默默吃着。火光映照着她的侧脸,在星空的背景下,轮廓柔和而脆弱。
“真美啊……”她望着星空与倒影,喃喃道,“美得……像假的一样。好像一碰就会碎。”
林曦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轻声道:“佛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水月镜花之景,或许正是宇宙实相的一种映射。看似永恒,实则刹那生灭。”
阿娜尔似懂非懂,却感到一股莫名的哀伤。她想起拜火教中关于光明与黑暗永恒斗争的教义,与眼前这静谧浩瀚的星空相比,显得那般执着与……渺小。她偷偷看向林曦,他沐浴在星辉与火光中,身影挺拔,却仿佛与这片天地一样,带着一种遥远的、无法触及的距离感。
“林公子,”她鼓起勇气,声音轻得如同叹息,“我们找到星宿海,解开古道之谜后……你会去哪里?”
林曦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他转过头,看向阿娜尔。火光下,她的眼眸清澈,倒映着星辰,也倒映着他的影子,那里面藏着不易察觉的依恋与惶恐。
“归墟的阴影并未散去,星晷古道的修复或许只是漫长征程的一步。”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宿命感,“我的归处……或许在路的尽头,也或许,本就没有归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