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追忆似水年华(2/2)
甚至连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也纷至沓来:胡缨狡黠抖动的狐耳,墨工沾满油污的工装和那壶彼岸花露酿的滋味,葛仙翁拂尘挥洒的清光,万象楼主那深不可测的一瞥……这些人物、场景、感觉,如同破碎的镜片,在意识的深潭中旋转、碰撞、重组,拼凑出一幅光怪陆离、跨越了阴阳、混沌、诸界的漫长旅程图景。
在这漫长的、不受控制的“追忆”中,林曦对自身、对过往、对那些与他产生交集的人和事,有了更深一层的、超越当时情境的理解。他看到了小谢的悲剧不仅是崔判官的阴谋,更是那个聊斋界域固有规则下弱者的必然命运;他看到了紫灵儿的亦正亦邪,背后是幽冥教乃至整个苍梧界修行文明扭曲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他看到了自己的穿越与挣扎,似乎从一开始就被卷入了一个远超他想象的、涉及不同层面世界规则与存在的巨大漩涡之中。
这些领悟并非通过理性思考得出,而是像普鲁斯特笔下那块“小玛德莱娜”点心浸泡在茶水中带来的感觉一样,是感官记忆直接触发的情感与直觉的产物。它们模糊而深刻,无法言传,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他魂体的“质地”。他感到自己的意识变得更加通透,更加……沉重。不是疲惫的沉重,而是经历了太多、承载了太多之后的一种沉淀。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夜,也许是许多天。当又一阵微风吹入井口,带来清晨集市上早点摊子炸油条的香气时,林曦从那种深沉的意识流状态中缓缓苏醒。魂体的修复进度远超预期,不仅裂痕基本弥合,整体更显凝练光华,对能量的掌控也精妙了许多。更奇特的是,他感到自己与怀中“奇点”的联系更加紧密,“奇点”内部那由无数记忆碎片构成的混沌,似乎也在这场漫长的“追忆”中被梳理得清晰了一些,隐隐显露出某种内在的秩序。
井中那位女鬼的残魂,在他的能量滋养和这种奇异氛围的浸润下,也凝实了不少,怨气似乎平和了一些,传递来一丝感激的意念。
林曦缓缓“睁”开眼,井底的黑暗不再令他感到压抑,反而有一种亲切的归属感。他意识到,这段被迫的蛰伏与静修,这场不由自主的“追忆似水年华”,并非浪费时间,而是一次至关重要的灵魂淬炼与整合。他不再是那个被命运裹挟、仓皇奔波的穿越者,而更像是一个逐渐理清自身脉络、积蓄力量的旅人。
临渊城的晨光透过井口石板的缝隙,投下几缕微弱的光柱,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外面那个充满世俗欲望与悲欢离合的世界,依旧在运转。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以一种新的心态和状态,重新踏入其中。去探寻这个世界的秘密,去继续寻找恢复乃至超越的可能,或许,也去不经意间,参与或改变一些似水年华中的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