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病隙碎笔(2/2)
他又想到了紫灵儿。这个亦正亦邪的幽冥教女子,她的出现充满了算计与偶然,但在星陨谷的最后时刻,她却选择了与自己并肩,甚至可能因此陷入险境。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结?是利益的捆绑?是危难中的相互取暖?还是……某种在残酷世界里偶然闪现的、真实的信任?
思考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只有更多的困惑。但思考本身,却像一种修复,一种对破碎灵魂的缓慢粘合。他不再急于寻找出路,而是开始接受这种“被困”的状态,接受自身的“残缺”与“有限”。史铁生说:“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 而在此刻,林曦的“残缺”(重伤、被困),反而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存在”本身的珍贵,以及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情感(对溯光者的怀念,对紫灵儿的担忧)的真实分量。
在这种极致的静默中,他与怀中那同样沉寂的“奇点”之间的联系,反而变得更加纯粹和深刻。他不再试图去“使用”它,而是像感受自己的心跳一样,感受着它那微弱却顽强的搏动。“奇点”不再是工具或武器,而是他存在的一部分,是他与溯光者共同孕育的“孩子”,是他穿越无数时空后,唯一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根”。它同样残缺(未完全成长),同样被困于此,但它内部蕴含的那种“演化万物”的可能性,却成了林曦在这片虚无中,所能触摸到的、唯一的“无限”。
时间失去了意义。可能过去了很久,也可能只是一瞬。林曦的魂体在绝对的静止中,依靠着“奇点”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滋养,开始极其缓慢地自我修复。裂痕没有扩大,但也远未愈合。他像是一个瘫痪的病人,在病榻上,用思维一点点地重新拼凑自己和世界的意义。
偶尔,他会“听到”一些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遥远彼岸的“声音”。那不是真正的声音,而是一种跨越了难以想象距离的、法则层面的微弱涟漪。有时是苍梧界特有的灵气波动,有时是类似幽冥界的阴冷气息,甚至……有一次,他仿佛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熟悉、却微弱到几乎无法辨识的……狐族气息?(胡缨?)这些“碎笔”般的讯息,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激起细微的涟漪,提醒他外面还有一个广阔而复杂的世界存在,也让他对紫灵儿等人的安危,更加牵挂。
他无法行动,无法回应,只能被动地接收,然后继续他的“沉思”。这种状态,既是一种极刑,也是一种特殊的修行。它剥去了所有外在的纷扰,逼迫他直面最本质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爱是什么?责任是什么?在绝对的限制中,思考反而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他不知道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最终是会慢慢恢复,还是彻底湮灭在这虚无之中。但他不再恐惧。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而对林曦而言,生,在这病隙之间的生,同样值得仔细咀嚼,哪怕它充满了痛苦、困惑和残缺。
他静静地“躺”着,用破碎的意识,一笔一划地,在这虚无的空白处,书写着只属于自己的“病隙碎笔”。内容无关宏大的救赎或复仇,只是一些关于存在、关于记忆、关于那些放不下的人和事的,最朴素的絮语。
直到某一天,那绝对的虚无深处,似乎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