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在聊斋当合同工 > 第26章 无形的判决

第26章 无形的判决(1/2)

目录

万象楼的内部,并非林曦想象中的奇珍异宝陈列馆,更像一座无限延伸的、被遗忘事物的档案馆。光线永远昏暗,空气凝滞,弥漫着纸张霉变、灰尘以及某种难以名状的、类似福尔马林溶液的气味。高耸至视野尽头的书架塞满了各种材质、各种文字的卷宗,有些是竹简,有些是羊皮纸,有些甚至是刻在透明晶体上的符文。走廊两侧的壁龛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藏品”:一截焦黑的龙骨、一个不断变幻色彩的水晶球、一盆永远不会开花的黑色植物……每一件物品都散发着沉寂而古老的气息,仿佛被时间本身所囚禁。

李管事将林曦带到三楼一个偏僻的角落。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隔间,仅容一桌一椅,桌上放着一盏永不熄灭、光芒却极其微弱的油灯。墙壁上有一个凹陷的壁龛,李管事将那个装着光点的布袋小心地放入壁龛,布袋消失,光点则悬浮在壁龛中央,其中的庭院幻象依旧静谧,仿佛与外界隔绝。

“这里就是你的工位。”李管事用指甲敲了敲斑驳的桌面,“你的任务,就是‘观察’和‘记录’它。”他递给林曦一本空白的、纸质粗糙的厚册子和一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毛笔。“每天记录它的变化,任何细微的变化。形态、光晕、内部景象的增减、与你产生感应的频率和强度……事无巨细。明白吗?”

林曦接过册子和笔,感到一种沉重的荒谬。他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可以说背叛了原有的“体制”(幽冥公司),来到这个传说中的避难所,结果被分配的工作,竟是这样一种单调、被动、近乎囚犯般的“观察员”角色。这不像拯救,更像是一种无限期的、温和的囚禁与研究。

“观察……然后呢?”林曦忍不住问。

“然后?”李管事耸耸肩,表情淡漠,“没有然后。观察就是一切。万象楼不干涉‘藏品’的自然状态,只记录其存在。它是生是灭,是成长是停滞,都是它自身的命运。你的记录,只是为这座伟大的档案馆增添一份档案而已。”

那种在集中营中被剥夺一切主动性、沦为纯粹客体的生存状态,此刻以一种奇异的方式重现了。林曦的存在价值,被缩减为一双观察的眼睛和一只记录的手。小谢(或者说那个光点)的存在,则被定义为一件需要被记录的“藏品”。拯救失去了其悲壮的情感色彩,变成了一种冷冰冰的、制度化的“保管”流程。

“那我……可以和她交流吗?用通言印?”林曦不甘心地追问。

“随你。”李管事的回答依旧毫无波澜,“交流也是观察的一部分。记录下交流的内容和对方的反应。但记住,不要试图‘影响’它。任何人为的干预,都可能污染观察样本的纯粹性。这是楼规。”

楼规。这两个字像一道无形的枷锁。万象楼并非天堂,它只是另一个体系,一个更加古老、更加漠然的体系。在这里,自由是一种不被允许的变量。

李管事交代完毕,便背着手,哼着那不成调的小曲,消失在迷宫般的书架深处,留下林曦独自面对那盏孤灯和壁龛中的光点。

日子,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缓慢而粘稠的方式流逝。没有日出日落,只有油灯恒定的微光。林曦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桌前,凝视着光点,在册子上记录下诸如“辰时三刻,光晕微涨,青色较昨日深一分”、“未时左右,庭院幻象中似有微风拂过莲叶,持续三息”、“尝试以通言印传递‘安好’意念,无明确回应,光点频率有微弱扰动”之类枯燥的语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