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灵飞经:中微子纪元 > 第74章 团队协作初训

第74章 团队协作初训(2/2)

目录

最令人意外的是周小苗(风后)所在的小组。这个小组成员构成复杂,有能力突出的,也有相对平庸的。当其他人还在为频率协调争吵不休时,周小苗并没有参与讨论,她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闭上了眼睛。她体内那纯粹而活跃的能量场,仿佛拥有天然的包容性,开始无意识地、柔和地向四周弥漫,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缓慢而自然地与最近几位队员的能量场产生了初步的融合。这种融合并非强制的统一,而是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温暖的“能量背景色”。受到这背景色的影响,其他队员躁动的能量仿佛找到了一个模糊的参照系,不由自主地开始向这个背景靠拢、调整。虽然过程缓慢,且屏障最终构建的强度刚过及格线,但整个过程的能量波动却异常平稳,几乎没有出现激烈的冲突。

“这是……涌现!”张云帆看着能量协同度曲线惊讶道,“自下而上,通过简单的局部互动,自发形成宏观有序!她的能量场像是一种天然的‘协同催化剂’!”

吴岩(顽石)的参与则是团队训练面临的特殊挑战。他无法输出能量,也无法主动与队友连接。他所在的小组最初将他视为“累赘”。但在一次训练间隙,陈醒特意点出:“吴岩的存在,对你们而言,或许不是削弱,而是一种考验和机遇。考验你们能否在无法得到他能量支持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结构的稳定;机遇在于,他的‘绝缘’特质,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方式融入,或许能成为团队防御中最坚固的‘盾心’。”

陈醒建议他们尝试一种“嵌套结构”,让其他八人构建的主屏障,将吴岩保护在中心,同时尝试将吴岩那坚固的“能量石球”特性,作为一种被动的“稳定锚”和“干扰缓冲器”来利用。虽然无法主动贡献能量,但他的存在本身,或许能提高团队能量场的“惯性”,使其更不易被外部干扰撼动。

首次团队训练,没有一组能完美完成任务。暴露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能量频率冲突、意识指挥混乱、个体与集体目标失衡、特殊特质无法融入……挫败感在学员中蔓延。

总结会上,陈醒没有批评任何人。

“今天的混乱,恰恰证明了团队协作的必要性与巨大潜力。”他的目光扫过有些沮丧的学员们,“你们每个人都像一种独特的化学元素,单独存在各有价值,但只有找到合适的‘化学键’和‘反应条件’,才能创造出拥有全新特性的化合物。”

“团队协作,不是削峰填谷,抹杀个性;而是扬长避短,互补共生。”他进一步阐述,“赵磐,你的强大力量需要林雅的敏锐感知来引导方向;林雅,你的精细调控需要李慕白的全局建模来规划路径;李慕白,你的逻辑框架需要周小苗的涌现特性来增加弹性;而吴岩,你的坚固特质,或许在未来能成为团队承受致命一击的最后壁垒。”

“接下来的训练,”陈醒宣布,“我们将重点探索几种基础的团队协作模式:例如‘同频共振放大器’模式,用于集中力量;‘复合感知网络’模式,用于扩大侦察;‘梯次防御链’模式,用于协同防御。你们需要在这些模式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学会如何将个人特质,转化为团队的优势。”

首次团队协作初训,在混乱与挫败中结束,却也成功地播下了“集体能量智能”的种子。学员们开始意识到,通往更高层次的道路,不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闭门苦修,更在于能否与身边的同伴,奏响那一曲和谐而强大的“共鸣曲”。个人星图的璀璨,终需融入团队星海的壮丽,才能照亮那更加深邃未知的前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