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142章 晚晴基金获国际公益大奖!全球认可

第142章 晚晴基金获国际公益大奖!全球认可(2/2)

目录

台下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位非洲基金会的负责人激动地对身边的同事说:“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公益!不是扔一堆物资就走,而是教会我们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巴西环保组织的代表则举着手机,将林晚的发言录成视频,嘴里喃喃着:“光伏+生态农业,这正是亚马逊需要的!”

林晚走下舞台时,立刻被一群外国记者团团围住。《纽约时报》的记者抢先提问:“林总,晚晴基金下一步的全球布局是什么?”《卫报》的记者紧随其后:“您如何平衡商业帝国与公益事业的关系?”甚至有位中东难民组织的代表挤到前排,眼中带着期盼:“会考虑在叙利亚开展项目吗?”

她微笑着一一回应,声音透过层层话筒依然清晰:“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中东地区试点‘光伏+职业培训’项目,为叙利亚难民提供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在战后重建中拥有一技之长;商业与公益从来不是对立的,星辰科技的技术支持让公益项目更高效,而公益带来的社会价值也反哺了商业信誉,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只要安全条件允许,晚晴基金愿意为任何有需要的地区伸出援手,我们的光伏板和AI设备,不怕沙漠,也不怕战乱,只怕到不了最需要的人手里……”

人群中,宋明看着被闪光灯包围的林晚,眼眶微微发热。他想起三年前,晚晴基金刚成立时,办公室只是江城老城区的一间小阁楼,墙面斑驳,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林晚带着他们扛着二手电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给山区学校装设备。孩子们趴在窗台上,眼睛里的光让她红了眼眶,也让她坚定了“用科技做公益”的决心。如今,那道光已经照亮了全球30个国家,成为了公益界的璀璨星辰。

中午的庆功宴设在会议中心的露天露台,日内瓦湖的碧波在阳光下泛着粼粼金光,远处的阿尔卑斯山雪峰皑皑,像一幅立体的油画。林晚端着一杯无酒精香槟,与各国公益人士交谈。一位来自巴西的环保组织负责人费尔南多举杯说道:“林总,我们很期待与晚晴基金合作,在亚马逊雨林周边社区推广‘光伏+生态农业’项目!当地部落的可可种植可以用上光伏灌溉,既环保又能提高产量。”

林晚笑着与他碰杯,香槟杯壁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随时欢迎!我们的工程师团队已经准备好方案,只要你们需要,下个月就能派技术人员过去。让我们一起,把公益的种子播撒到世界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微风拂过,吹动她丝绒裙摆上的橄榄枝刺绣,银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像一群振翅欲飞的和平鸽。远处的钟楼传来悠扬的钟声,惊起了湖面上的几只天鹅。林晚望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从三年前那个在乡村学校里眼圈发红的“晚晴姐姐”,到今天站在日内瓦国际舞台上的公益榜样,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她要带着“科技公益、无国界、可持续”的理念,继续在全球公益版图上书写属于中国的温暖篇章。就像她胸前的光伏胸针,哪怕只是边角料,也能折射出照亮世界的光芒。而这光芒,将随着晚晴基金的脚步,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让善意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