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139章 陈雪工作室新人获奖!伯乐效应

第139章 陈雪工作室新人获奖!伯乐效应(2/2)

目录

林晚在台下轻轻鼓掌,指尖触到杯壁的微凉——那是她特意点的无酒精气泡水,杯沿还凝着细密的水珠。她想起去年和陈雪的那次长谈,彼时陈雪刚递交辞职信,坐在她办公室的沙发上,眼圈通红却眼神坚定:“林总,我不想再写那些为了流量瞎改的剧本了,我想做真正能打动人的故事。”林晚当时没多犹豫,当场让财务划了启动资金,只提了一个要求:“留出30%的资源给新人,行业没了新鲜血液,早晚要枯。”

此刻看着台上闪闪发光的苏晓,林晚心里涌上一股踏实的自豪。旁边的业内大佬、华影集团的cEo张总凑过来,低声赞道:“林总这步棋走得远啊!既赚了口碑,又给自己培养了人才储备,以后行业里的好故事,怕是都要先过你们这儿的眼了。”

林晚淡淡一笑,没接话,目光重新落回舞台。苏晓还在分享创作故事,她说《老城故事》里的老巷,是她小时候住过的弄堂,奶奶每天清晨支起煤炉煮馄饨,蒸汽模糊了玻璃窗,却暖了整条巷子的烟火气。那些朴素的、带着生活褶皱的话语,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更动人,台下不少编剧悄悄红了眼眶——他们中,谁没经历过“怀才不遇”的至暗时刻?

颁奖典礼结束后,庆功宴设在文化中心顶楼的旋转餐厅。巨大的落地窗外,沪市的夜景如一幅流动的画卷,霓虹闪烁,车流如金色游龙在楼宇间穿梭。苏晓端着酒杯,深吸一口气,走到林晚面前,郑重地鞠了一躬:“林总,谢谢您给了我机会。我以后一定写出更多好故事,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林晚接过酒杯,与她轻轻碰了一下,杯壁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不用谢我,是你的才华本身就值得被看见。以后创作上遇到瓶颈,随时找陈雪,找工作室,我们永远是你后盾。”她转头看向身边的陈雪,“接下来,新人计划可以再扩大些,多和沪市戏剧学院、传媒大学这些高校的编剧专业合作,把‘伯乐效应’真正传下去。”

陈雪眼中闪过兴奋的光:“我已经在对接了!下个月就和沪市戏剧学院联合办‘编剧训练营’,让学生们直接参与剧本创作,优秀作品咱们工作室直接签约孵化,争取每年都能送出几个‘苏晓’。”

餐厅里的笑声、碰杯声、讨论声交织成温暖的海。苏晓和几个同样受扶持的新人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规划着下一部剧本的方向;陈雪被业内朋友簇拥着,聊起工作室即将开机的几个新项目;林晚靠在落地窗边,看着眼前这片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对行业未来的憧憬。

她当初投资陈雪工作室时,从没想过要靠它赚得盆满钵满——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止于商业盈利。是让苏晓这样的新人能挺直腰杆说“我是编剧”,是让陈雪这样的创作者能安心“写自己想写的故事”,是让影视行业不再被流量绑架,而是回归“讲好故事”的本质。当一个行业有了“伯乐”,有了“传承”,才能真正拥有生生不息的活力,而她,有幸成为了推动这份活力的人之一。

夜色渐深,庆功宴的暖光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苏晓的奖杯被放在餐桌中央,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那光里,有新人的梦想滚烫,有陈雪的坚守闪光,更有林晚对行业的深情绵长——这才是“伯乐效应”最动人的模样:不是一个人的孤勇前行,而是一群人的向阳生长,是整个行业在星光下的生生不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