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128章 张瑶工作室上市!闺蜜巅峰

第128章 张瑶工作室上市!闺蜜巅峰(2/2)

目录

张瑶盯着电子屏上跳动的红色股价,眼眶突然热了,她转头看向林晚,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哽咽:“姐,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

五年前创业初期,她租的顶楼办公室连空调都没有,夏天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她趴在桌上改方案,汗水把设计图浸得发皱。林晚来送合同,看到这场景,当天就把晚星国际位于市中心的闲置展厅腾出来,还让装修队连夜加装了落地窗和绿植墙,第二天就打电话说“搬过来吧,设计师得在有光的地方才有灵感”;三年前她接晚星国际的文化展厅设计项目,客户要求严苛到近乎挑剔,她熬夜改了八版方案都被打回,躲在工作室哭的时候,是林晚开车带她去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前说“你看,千年前的设计师用色彩讲故事,你也可以用设计传温度”,最后她从壁画的飞天纹样里找灵感,拿出的第九版方案,让客户当场拍板;就连去年准备上市材料,遇到财务合规的难题,林晚也是第一时间介绍顶级投行团队,还特意跟团队说“瑶瑶是我闺蜜,你们多费心,费用按最优惠的来”——那些细碎的、温暖的帮助,早已刻进了她的创业路里。

“说什么傻话。”林晚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指尖的暖意透过西装面料传过去,“你忘了?当年晚晴基金要做logo,你熬了三个通宵,画了三版——第一版太严肃,第二版太花哨,第三版用了暖黄色调,加了颗小小的爱心纹样,你红着眼眶说‘姐,公益的logo要让孩子觉得亲切,像看到家人’,最后定稿的时候,连基金的志愿者都夸‘这logo看着就暖’;还有星辰科技的研发中心装修,你特意调整了灯光色温,说‘研究员每天看屏幕八小时,暖白光护眼睛’,还在走廊设计了绿植角,说‘累了能看看绿,放松脑子’——我们从来都是互相帮衬,哪来的‘没有我’?”

正说着,电子屏上的股价突然跳了一下,红色的数字格外刺眼——“当前股价62.1元\/股,总市值突破100亿元!”

“破百亿了!张总!破百亿了!”“瑶光设计”的设计总监疯了似的跑过来,手里举着平板电脑,屏幕上的市值数据还在闪烁,他声音都带着哭腔,“我们做到了!从三个人挤在10平米出租屋,到现在300人的团队、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我们真的做到了!”

张瑶接过平板电脑,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上的“100亿”,突然笑了,眼泪却顺着脸颊滑落——十年前,她还是个在设计院里不敢提自己想法的小设计师,开会时只能坐在角落记笔记;如今,她带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站在了证券交易所的敲钟台上,身边还有最好的闺蜜陪着。她慢慢打开手里的牛皮文件袋,拿出那本泛黄的创业计划书,递给林晚:“姐,你看,这是当年你帮我改的第一版计划书,你在扉页上写‘设计的核心是温度——给老人做家具,要考虑扶手的弧度;给孩子做空间,要注意安全角的处理;给普通人做设计,要懂他们的生活’——这些话,我每次做项目都拿出来看,现在,我们真的做到了‘有温度的设计’,也做到了上市。”

林晚接过计划书,指尖拂过纸页上自己当年的蓝色钢笔字迹,那些字迹带着时光的温度,让她心里软软的。她把一直捧在手里的银色钢笔礼盒递过去:“这个给你,笔杆上刻了字,你看看喜欢不。以后签设计合同、批项目方案,就用它——就像我们当年说好的,以后继续互相成就:你设计更多有温度的作品,我帮你把这些作品带到更多地方。晚晴基金明年要建20所新学校,图书馆的设计我已经跟志愿者说好了,等你点头;晚星国际的海外展厅,也等着你的‘中国风设计’去惊艳外国人——咱们还要一起,让‘瑶光’的光,照到更多地方。”

张瑶接过礼盒,打开看到笔杆上“瑶光万丈,与你同行”八个小字,眼泪又忍不住了,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哭腔却格外坚定:“好!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做公益设计,给乡村学校设计能晒太阳的图书馆,给罕见病儿童设计安全又好玩的康复空间,让‘瑶光’不仅有商业价值,更有能暖到人心的温度。”

大厅里的欢呼声还在继续,电子屏上的市值还在缓慢攀升,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进来,给两人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晕。张瑶和林晚并肩站在敲钟台旁,不约而同地伸出手,紧紧握在一起——张瑶的指尖因为激动还有些发凉,林晚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把自己的暖意传过去。

从青涩年华里的互相鼓励,到各自在领域里扎根发光,再到此刻携手见证巅峰时刻,她们的友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依附”,而是“双向奔赴的成就”。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彼此还在身边,就能像过去十年一样,一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起在商业的浪潮里守住心底的温度,一起把友情和事业,都活成最圆满、最耀眼的模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