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2章 云中游学遇伯乐 北上漠南见明主(1/2)
太宗十二年(1240)的深秋,云中古道被霜叶染成赤金。当海云禅师的锡杖叩响南堂寺的石阶时,子聪和尚正在银杏树下为流民诊脉。满地翻飞的黄叶间,老禅师看见这年轻僧人按在难民腕间的手指,竟在阳光下泛着玉石般的光泽。
和尚可通《易》理?海云突然发问,袈裟扫过石凳上的《河洛精蕴》。
子聪拾起被风掀开的书页,指尖轻点卦:天地交而万物通,正如禅师自北来,贫僧往南去,今日相逢即是阴阳和合。
二人从日昳论至星起。当说到卦时,海云以杖划地:鼎革之变,当在甲子。子聪却将落叶撒入卦象:革物者莫若鼎,然鼎新必先固本。夜枭啼鸣中,老禅师忽然按住他的腕骨:和尚既通经世之学,何以独守青灯?
子聪望向山门外蜿蜒的逃荒队伍:学以为己,亦以为人。然未遇其时,不若潜修。话音未落,恰有雏鹰掠月而过,双翼剪碎浮云。海云震杖起身:今忽必烈大王招贤纳士,有包容四海之志——此正其时也!
北上的车队在居庸关外遭遇暴雪。子聪将衲衣覆在冻僵的驿马背上,自己赤足踏冰而行。夜宿废弃烽燧时,海云见他用炭笔在墙上勾勒城池图样,忽问:和尚欲作晁错乎?子聪抹去画痕:愿为萧何,不羡张良。
漠北金帐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正值忽必烈春狩。但见年轻的亲王弯弓射雕,箭簇破空之声惊散雁阵。子聪突然下马,拾起三根雕翎插在雪地,摆成三才阵势。侍卫引他们入帐时,忽必烈正盯着那奇异图案:听说南僧善卜,且看今日猎获几何?
子聪从容取过猎场沙盘,将代表猎队的骨符推至位:水象主隐,当有白狐现于东南溪涧。果然未及半日,亲兵提着中箭白狐入帐——那箭恰穿过狐狸右目,与沙盘推演不差分毫。
当夜金帐烛火通明。忽必烈摩挲着白狐皮毛突然发问:佛道有何益于治国?
昔天竺阿育王以佛法止刀兵,中原文帝以黄老养民力。子聪将茶汤倾入三只陶盏,佛以慈悲化暴戾,道以清静养民力,儒以纲常定秩序。说着将三盏茶混入大瓮,三教并用,如乳水相融。
亲王手中的金刀微微一顿。侍立的吐蕃法师突然诘难:和尚既通儒术,可知《春秋》大一统之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