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2505章 国威远达非洲

第2505章 国威远达非洲(2/2)

目录

历经艰险,船队终于抵达了远航的第一个重要目的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当这支遮天蔽日的舰队出现在占城沿海时,当地土着的独木舟与之相比,犹如蝼蚁仰望巨象。占城国王身穿华丽的民族服饰,率领文武百官和盛装的仪仗队,在海岸边举行了最隆重的欢迎仪式。空气中飘散着异域的香料气味,鼓乐之声迥异于中原。郑和身着朝服,手持旄节,在卫士的护卫下,庄严地踏上异国的土地。他向占城国王宣读了永乐皇帝的诏书,表达了友好通商、共享太平之福的意愿,并呈上了带来的大量丝绸、瓷器、金银器皿等珍贵礼物。占城国王感激涕零,对明朝的富庶与慷慨惊叹不已,欣然同意遣使朝贡。这首次外交接触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船队的士气。

离开占城,船队继续向西,穿越了战略要冲马六甲海峡。海峡两岸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与中原风光截然不同。他们先后访问了苏门答腊岛上的须文答剌、黎代等国,以及爪哇岛上的麻喏巴歇王国(满者伯夷)。在这些地方,郑和同样宣诏赐赏,建立友好关系,展现了明朝“和平使者”的形象。

然而,航程中也需要应对复杂的地区局势。在苏门答腊岛的旧港(今印尼巨港),存在着一个由广东潮州人陈祖义领导的势力庞大的华人武装走私集团。陈祖义剽悍狡猾,盘踞马六甲海峡要道,劫掠商船,甚至对周边小国构成威胁。同时,当地还有另一位来自广东的华人首领施进卿,相对倾向于与明朝交好。郑和抵达后,陈祖义慑于明朝舰队的强大,假意归顺,实则暗怀鬼胎,企图诈降并偷袭宝船队,掠夺船上无尽的财宝。

郑和凭借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情报网络,早已洞察陈祖义的阴谋。他一方面安抚陈祖义,假意接受其投降,另一方面则秘密联络施进卿,了解当地情况,并暗中部署精锐官兵,设下埋伏。当陈祖义果然趁夜率众来袭时,迎接他的是严阵以待的明军火箭与刀枪。一场激战,陈祖义部众被彻底击溃,其本人也被生擒。此役,郑和以最小的代价,清除了马六甲海峡的一大祸患,保障了未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明成祖闻讯大喜,下令将陈祖义押回南京处决,并在旧港设立“旧港宣慰司”,任命效忠明朝的施进卿为首任宣慰使,这是明朝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个行政机构,极具战略意义。

船队继续航行,抵达了富庶的佛教古国锡兰(今斯里兰卡)。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Agakkonara)贪婪成性,对明朝船队携带的巨额财富垂涎三尺。他表面上对郑和一行盛情款待,亲自迎入都城,安排居住在宏丽的佛寺中,暗地里却调兵遣将,封锁道路,企图切断郑和与其船队之间的联系,然后一举围歼分散的明军,抢夺宝船。

“将军,情况不妙。城内军队调动频繁,通往港口的要道已被巨木乱石阻塞。锡兰王借口宴请,恐是调虎离山之计!”副使王景弘急匆匆地向郑和报告,脸上难掩忧色。

郑和临危不乱,他迅速分析了形势:己方主力在港口船上,身边仅有少量护卫,若强行突围,正中敌人下怀;若坐以待毙,则船队主力群龙无首,必遭攻击。他目光锐利,当机立断:“彼等既倾巢而出来算计我,其国都必然空虚。此乃‘擒贼先擒王’之良机!”

他立刻做出了一个大胆到极点的决定:不向港口突围,反而直取王宫!他挑选了两千名最精锐的士兵,乘着夜色掩护,由熟悉路径的向导带领,绕过敌军主力布防的正面,沿着隐秘小路疾行,如神兵天降般突袭锡兰王宫。亚烈苦奈儿正做着夺取珍宝的美梦,万万没想到明军竟敢深入虎穴,措手不及之下,连同其家眷、众多贵族官员一并被俘。围攻港口的锡兰军队闻听国王被擒,老巢被端,顿时军心大乱,顷刻瓦解。郑和以其过人的胆识和果决的军事行动,不仅化解了覆灭的危机,更反败为胜,震慑了南洋诸国。他将亚烈苦奈儿及其部分重要家属扣押,准备带回中国交由永乐皇帝发落。

首次远航的归途,已是满载着胜利与荣耀。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郑和船队浩浩荡荡驶回中国。船上不仅装载着沿途各国进贡的奇珍异宝(包括象牙、香料、宝石、珍稀木材、药材等)、异兽(如麒麟——实为长颈鹿),更载有来自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数十个国家的数百名使节,他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前来觐见传说中的大明皇帝。

消息传回,举国振奋。永乐皇帝朱棣亲自在南京奉天殿接受献俘和朝贺。当被俘的陈祖义和亚烈苦奈儿跪伏于殿前,当各国使节用生硬的汉语山呼万岁时,当那些前所未见的奇珍异兽展现在文武百官面前时,大明的国威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朱棣看着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的郑和,龙颜大悦,对他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赏赐极厚。这首次远航,不仅圆满完成了“宣德化而柔远人”的政治任务,打通了海上贸易通道,更积累了无比宝贵的远洋航行经验,锤炼了整个使团。它向世界宣告了一个强大而自信的东方帝国的崛起,也为后续六次更加波澜壮阔的远航,奏响了辉煌的序曲。郑和的名字,从此与浩瀚的海洋紧密相连,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