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4章 武当仙踪(1294-1320)(2/2)
延佑年间,年过七旬的三丰已是银须垂胸。某日在金顶观日,见云海中七十二峰如朝笏来拜,不禁对众弟子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当出王者师。邱玄清详问其故,三丰指着一朵形似如意祥云道:百年之内,当有真龙天子在此山敕建宫观,武当香火将盛甲天下。此言后来果然应验——半个多世纪后,明成祖朱棣为酬谢真武神佑,果真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建起规模宏大的紫霄宫。
这段岁月里,三丰的修行日臻化境。他在南岩宫遗址打坐时,曾有樵夫见其头顶白气蒸腾,结三朵莲花。更有山民传言,每值风雨之夜,常见玉虚岩上金光冲霄,如有人执烛夜读。其实那是三丰在创作《大道歌》《打坐歌》等修行要诀。其中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等句,至今仍是武当道士的入门功课。
值得一提的是三丰提出的内外双修主张。他认为:丹道如铸剑,内炼精气犹似百炼精钢,外修功德好比开刃磨锋。为此,他常带弟子下山行医。某年襄阳大疫,三丰教民众以太极拳法导引祛病,又以山中药草熬制太和汤,活人无数。当地百姓欲赠千金,他仅取三文作香火资,余者尽数散与贫苦。
在武当的第十年,三丰完成了《无极图说》的着述。这部融合易学、丹道、武学的经典,后来成为武当道派的镇山之宝。书成那夜,天现异象:北斗七星分外明亮,七道光华直射金顶。卢秋云惊问其故,三丰笑而不答,只将经卷藏于南岩石壁之中。
延佑七年的重阳节,七十三岁的三丰在玉虚岩前举行首次传戒大典。来自四方的百余道士齐聚,但见老宗师鹤发童颜,宣讲《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时,岩畔松柏无风自动,似在应和。典礼进行至午时,忽有白鹤自天柱峰飞来,衔来一枚玉简,上书道济苍生四字。三丰知是天道感应,遂将戒律增至三百条,奠定了武当道派的清规。
此时的武当山,虽无金碧辉煌的宫观,却已成就一方净土。三丰亲手所植的杉树已成密林,他开创的太极拳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某个雪夜,他与卢秋云对坐煮茶,忽闻岩下虎啸。年轻弟子欲取剑防范,三丰摆手制止:此山君是来听经的。果然,一只白额猛虎静静蹲坐岩前,直至《道德经》诵毕方悄然离去。
在武当山的二十六年,是三丰将毕生所学系统化、理论化的重要时期。从辽东到终南,从巴蜀到武当,这条求索之路终于在此绽放最灿烂的光芒。而当明月初升时,这位古稀之年的宗师,又开始收拾行囊——他感知到南方的召唤,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他去传播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