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 钱塘沈氏:书香世家的百年文脉(1/2)
第一章 钱塘沈氏:书香世家的百年文脉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寒露时节,钱塘县太平坊沈氏宅邸笼罩在桂香之中。当新生儿啼哭划破黎明时,管家惊讶地发现书房内的浑天仪竟自行转动了三圈。这个被取名的婴孩,其诞生便带着不凡的预兆——字取《易经》括囊无咎之意,更暗含包罗天地之志。
沈氏家族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建安年间的武康沈氏。唐末五代时,先祖沈启为避战乱举族南迁,在钱塘江畔重建梧竹草堂。至宋初四世祖沈英时,已形成藏书万卷,田畴千顷的江南望族。沈英长子沈同、次子沈周先后在天禧年间高中进士,开创父子同登龙虎榜的佳话,其金花帖至今仍保存在沈氏祠堂的紫檀木匣中。
父亲沈周此时正任润州知州,得知幼子降生,特遣人从金山寺请回一部《华严经》。这位后来官至太常寺少卿的儒臣,在给家人的信札中写道:此子生于寒露,当有清霜之操。而真正塑造沈括童年品格的,却是母亲许氏——这位出身苏州吴县名门的才女,其祖父许寿延在真宗朝官至刑部尚书,舅父许洞更是名震一时的军事理论家,所着《虎钤经》二十卷被范仲淹赞为孙武之后,罕有其匹。
三岁开蒙那日,许氏将沈括抱至庭院,指着梧桐树影教授《千字文》: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当讲到云腾致雨时,小沈括突然发问:母亲,云为何能载雨不坠?许氏惊喜难言,当夜便在灯下重绘《云气占候图》作为教材。她将兄长许洞的兵家学说融入启蒙教育,用围棋演示奇正相生的兵法要义,更把《虎钤经》中的观测术编成童谣: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天象地理,皆在掌中。
七岁读《孝经》那日,正值春分测影。沈括见日晷投影与书中天地之经的说法存疑,竟用母亲的绣架自制简易圭表。当测出春秋分影长确有差异时,他奔向父亲书房:圣人言天地之道,可实测否?沈周望着儿子手中布满刻度的木架,墨笔在奏章上洇开犹不自知,良久长叹:此子不为章句之儒,必为经世之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