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209章 文脉绵长,光耀千秋

第1209章 文脉绵长,光耀千秋(2/2)

目录

时光流转,步入现代。李清照,这位来自宋代的伟大女性,非但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反而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1959年,在她的故乡,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公园内,一座清雅幽静的“李清照纪念堂”正式落成。这处选址,相传靠近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故居。纪念堂白墙青瓦,回廊宛转,院内植有芭蕉、海棠、桂花,一如她词中所吟咏的意象。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为之题写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副楹联,巧妙地将李清照的故乡风物与她毕生的文学、学术成就融为一体,并以“后主遗风”点出其词作中那份深沉的亡国之痛与贵族式的哀婉,可谓知人之论。纪念堂内,陈列着她的生平事迹、着作版本,以及后世书画名家为其创作的画像与作品,成为人们追寻词人足迹、感受宋韵风雅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春日,当纪念堂院内的海棠花如期盛开,绚烂如霞,总会有慕名而来的游人、学子,或是古典文学的爱好者,驻足于花下。他们或许会轻声吟诵起那阕脍炙人口的《如梦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婉转的词句,跨越了近千年的时空,在此刻与满树海棠、与游人的心灵相遇。它不再仅仅是少女伤春的轻愁,更承载了一个天才女性一生的传奇,一个时代的风雨飘摇,以及一种穿越时空的、永恒的美学力量。

从汴京到临安,从“和羞走”的少女到“两鬓生华”的嫠妇,李清照用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她以其不朽的词作、卓绝的胆识、深沉的学术贡献,真正实现了“生当作人杰”的誓言。她如同一颗璀璨的恒星,高悬于历史的星空,其光芒,不仅“俯视巾帼”、“压倒须眉”,更将永远照耀着后世每一个探寻美、追求独立、珍视文化的灵魂。那漱玉泉的潺潺水声,仿佛仍在低声诉说着她的故事,从未停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