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胡尘中的汉家孤苗(1/2)
冉闵(322~352),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他以勇武着称,在后赵乱局中崛起,颁布“杀胡令”,一度扭转了汉人在北方的悲惨处境,却又因血腥手段备受争议。
第一章 胡尘中的汉家孤苗
五胡十六国时期,一支名为“乞活军”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在北方大地书写了为生存而战的悲壮传奇。根据《晋书》等史料记载,西晋永嘉元年(306年),并州(今山西地区)因饥荒和战乱,刺史司马腾率领两万多户百姓及士兵官吏逃荒到冀州求食,组成了最早的乞活军。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耗尽国力,内迁的胡人趁机发动叛乱。永嘉之乱爆发后,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北方游牧民族相继入侵中原。并州地处北方边境,是受战乱和饥荒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并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乞活”这一名称,直白地揭示了这支队伍的本质——只求活命。
乱世中,这支由政府军与流民结合的队伍,成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乞活军的基本成分是汉族流亡农民,也包括原并州官吏、士大夫和士兵。他们脱离了原来的组织系统,成为流亡农民的一部分。这支队伍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强大的战斗力。他们“骁勇善战”,在绝境中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与一般流民集团不同,乞活军有相对固定的根据地。大河以北的广宗和河南的陈留是乞活流民集团屯聚的两个中心。
他们平时耕作,战时打仗,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存模式。
乞活军在与各方势力的战斗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战绩。抵抗匈奴:乞活军曾以三千精骑突袭匈奴大营,一夜之间斩首三万,声震四方。对抗石勒:在与羯人石勒的战斗中,乞活军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田禋曾率众五万救援幽州。以少胜多:最令人称奇的是,乞活军以五千骑兵在开阔地带击溃七万胡骑。他们还曾以步卒不足万人之众,硬撼慕容鲜卑的十四万铁骑,连战连捷。太行决战:在太行山下,八万乞活军与十五万匈奴精锐展开决战。乞活军采用奇袭战术,以少胜多,斩杀匈奴三万余人。
乞活军并非统一的军事组织,而是多支独立活动的流民武装。在众多乞活将领中,几位核心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田甄与李恽:并州大将,最早组织乞活军的领导人。他们带领乞活军与石勒作战,并曾救援被围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