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30章 脑洞大开丹炉升级,聚变之心做炉芯

第30章 脑洞大开丹炉升级,聚变之心做炉芯(1/2)

目录

瘟神蛊尘的风波虽被凌皓以雷霆手段平息,但留在药王谷众人心头的阴影却未曾散去。敌人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手段愈发阴险诡谲,防不胜防。被动接招,只会让药王谷疲于奔命。

凌皓深知,唯有掌握更强大的力量,方能震慑宵小,掌握主动。这份力量,不仅体现在战斗药植、特异性毒丹和精妙医术上,更应体现在炼丹术的根基——丹炉之上!

传统的丹炉,无论是药王谷传承的“青木造化炉”,还是丹鼎阁那尊声名在外的“焚天九龙鼎”,其核心无非是利用地火、天火、或者修士自身真火,配合各种聚灵、控温、蕴丹的符文阵法,实现对药材的提炼与融合。

在凌皓看来,这种能量利用方式,效率低下,控制粗糙,且受限于燃料和环境。就如同地球时代的蒸汽机,虽然推动了工业革命,但终究有其瓶颈。

“是时候,给丹炉来一次彻底的革命了。”凌皓站在灵植园最深处的核心实验室中,对着面前那尊布满玄奥纹路、却被他评价为“老旧”的青木造化炉,喃喃自语。

木婉清、苏晚照、严丹青、烈阳子等核心成员皆在身旁,听到凌皓的话,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凌皓前辈一旦说出“革命”二字,必将再次石破天惊。

“前辈,您打算如何改进丹炉?”木婉清好奇中带着期待。之前的胶囊丹衣、水培技术、靶向丹药已经让她大开眼界,她无法想象丹炉还能如何革新。

凌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可知,炼制一枚高阶丹药,最难的是什么?”

“自然是控制火候。”严丹青不假思索地回答,“文武之火,转换时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是炼制某些蕴含狂暴能量的丹药,对火焰的稳定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炸炉。”

“不错。”烈阳子补充道,“而且高阶丹药炼制耗时极长,对修士的灵力消耗和心神损耗都是巨大的考验。一炉九转金丹,往往需要元婴修士不眠不休地操控丹火数月之久。”

凌皓点头:“所以,问题的核心在于——能量源与控制精度。”

他挥手在空中勾勒出传统丹炉的能量流转模型,灵力从修士体内或地脉中被抽取,经过转化,变成丹火,其过程充满了损耗与不确定性。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更加稳定、强大、且易于控制的能量源呢?”凌皓眼中闪烁着如同星辰般的光芒,“一个……近乎无限、并且可以精确到微观粒子层面的能量源?”

“近乎无限?精确到粒子层面?”众人面面相觑,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前辈,莫非您指的是……传说中的‘太阳真火’或者‘太阴真火’?”木婉清猜测道,这两种是公认的顶级火焰,但极难获取与操控。

凌皓摇了摇头,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灵魂都为之震颤的词语:

“聚变。”

“聚……变?”众人茫然,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

“不错。”凌皓语气带着一种探索真理的狂热,“你们可以理解为,模拟星辰诞生与燃烧的核心过程!”

他开始用尽可能形象的语言解释:“想象一下,将极其微小的、特定的‘灵质’(例如,高度提纯的氘与氚的灵能同位素),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迫使它们克服彼此间的排斥力,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更重的‘灵核’,并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远超任何化学反应或传统灵力转化的、磅礴无尽的能量!”

他双手虚托,灵光汇聚,模拟出两个微小的光点剧烈碰撞、融合、然后爆发出璀璨光芒和恐怖能量波动的景象!

“这个过程,若能稳定可控地进行,其释放的能量,将比传统丹火精纯、强大亿万倍!而且,只要‘燃料’充足,能量便近乎无穷无尽!”

实验室中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凌皓描述的这个“聚变”概念惊呆了!模拟星辰之力?无穷无尽的能量?这……这真的是人力所能及的吗?!

“前……前辈,这,这太危险了!如此狂暴的能量,如何控制?稍有不慎,恐怕整个药王谷都会……”严丹青声音干涩,带着恐惧。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毁天灭地的爆炸场景。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牢笼’。”凌皓目光灼灼,“一个能束缚这星辰之力的、绝对稳定的‘囚笼’!”

他指向那尊青木造化炉:“我们将以它为基础,进行彻底的改造。它的炉膛,将不再是容纳炭火的地方,而是承载‘聚变之心’的反应腔室!”

“我们将用最顶级的空间晶石和稳定符文,构建腔室的壁垒,足以承受那极致的高温与压力。”

“我们将设计复杂的‘磁约束灵阵’(凌皓借用磁约束概念,以灵能实现),形成无形的力场,将那团进行聚变反应的等离子体‘悬空’禁锢在腔室中央,不与任何实体接触。”

“我们将铺设无数细微的灵能导管和感应符阵,实时监控反应腔内的每一丝能量变化,进行微秒级别的精准调控。”

“聚变产生的庞大能量,将通过能量转换阵,转化为最精纯、最温和、却又如臂指使的‘造化灵火’,用于炼丹!”

凌皓的描述,为众人勾勒出了一副超越想象的蓝图——一尊以微型星辰为火种的神器丹炉!

卷末丹炉升级版,聚变之心做炉芯?(脑洞大开)

这个想法太过疯狂,太过超前,让所有人都感到窒息般的震撼与……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这真的能实现吗?”苏晚照声音颤抖,既是恐惧,又是向往。

“理论可行,但需要解决无数技术难题。”凌皓坦诚道,“燃料的提纯与制备、反应腔的稳定性、约束力场的精度、能量转换的效率、失控的安全预案……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但他眼神中的坚定,表明他绝不会退缩。

“此事,需绝对保密!”凌皓严肃地看向众人,“在成功之前,绝不能让外界知晓分毫!”

众人凛然,纷纷立誓。

接下来的日子,凌皓几乎完全沉浸在了“聚变丹炉”的研发之中。这涉及到了材料学、能量学、空间阵法、微观操控等多个领域的极致挑战。

他动用“织网”的庞大算力,进行了无数次模拟推演。

他亲自深入险地,寻找合适的空间晶石和特殊灵材。

他与药王谷的炼器大师(烈阳子一脉)反复探讨炉体结构与符文铭刻。

他甚至悄悄联系了远在灵青盟的云逸子,调动了部分联盟的资源,用于某些关键技术的预研。

过程充满了失败与风险。

第一次燃料注入试验,约束力场瞬间崩溃,微量的聚变燃料失控湮灭,产生的能量冲击直接将特制的试验台汽化,若非凌皓提前布下多重防护,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次,反应腔室材料不过关,在高温高压下出现细微裂痕,导致能量泄漏,整个实验室的温度瞬间飙升到足以融化钢铁。

第三次,能量转换阵效率低下,大部分聚变能量无法有效利用,变成了难以处理的废热……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和资源消耗。连烈阳子这样胆大包天的人,都有些心惊肉跳,劝凌皓是否可以考虑更“温和”的改进方案。

但凌皓的心志如铁,每一次失败,都被他视为宝贵的经验,用于优化下一次的设计。

就在凌皓潜心攻克技术难关,药王谷表面维持着平静,暗中紧锣密鼓地筹备时,外界的风云,却并未停歇。

这一日,一位不速之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药王谷之外。

那是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中年文士,身着青衫,手持书卷,气息温和,仿佛一个游学的凡人。但他却能无视药王谷外围的警戒阵法,如同漫步在自家后院般,径直朝着灵植园方向走来。

巡逻的弟子发现了他,上前盘问,却被他一个眼神便定在原地,动弹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