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 > 第326章 年的保险柜

第326章 年的保险柜(1/2)

目录

夜视模式亮起,陈岸立刻朝楼梯口走去。天台上的设备只剩半截天线在晃动,雨水从断裂处一滴滴落下。

他没有回头。

工具包斜挎在肩上,防水袋紧贴胸口,里面装着电码器和记事本。CH-7的坐标他抄了三遍,分别藏在渔船油箱夹层、潜水服内衬,还有弟弟缝在他工装裤后兜的小布袋里。

他知道马明远能监听信号,却无法掌握他每一步的行动。

下楼时他放轻脚步,踩在楼梯转角的实心铁板上。整栋楼空无一人,警铃早已停歇,只有声音在管道中回荡。走到一楼侧门,他推开一条缝隙往外看——面包车仍歪斜地停在门口,玻璃碎了一地。

没人值守。

这不对劲。

周大海刚闹过事,安保不可能只派几个人来看看就撤离。可四周太过安静,连海浪声都清晰可闻。

他看了眼手表,凌晨一点十七分。

台风眼尚未抵达,风势却小了下来。这种反常的宁静让他心头发紧。

他避开主路,从码头边堆积的渔网间穿行而过。湿透的尼龙绳缠住脚踝,他没有甩开,任由它拖着走。动静大些才像个普通人——正常人不会悄无声息。

渔船停靠在避风湾第三号桩,船头挂着半盏破损的红灯。他跳上船,启动引擎。声音不大,柴油机虽老旧,但还能运转。

设定自动导航,输入CH-7坐标。

船身缓缓移动。

他坐在驾驶座上,检查氧气瓶,又伸手摸了摸随身袋里的青铜锁。这是三个月前从三百米深海打捞上来的,形状奇特,锁身刻有波浪纹,中间嵌着一个鱼形凹槽。系统曾提示:“特殊锁具匹配特定机关”。

那时他不明白。

现在懂了。

这把锁不是为了防人,而是为了等一个人。

航行四十分钟后,雷达显示已进入沉船区域。他关闭所有灯光,仅留仪表盘微弱的光亮。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最后看了一眼声呐仪——屏幕上两个红点,一个是他的位置,另一个静止于水下四十五米深处。

就是那里。

他翻过船舷,跃入海中。

水流比预想更浑浊,泥沙被洋流卷起。测绘仪绑在左手腕,绿色光点指引方向。他顺着海底斜坡下行,穿过断裂的桅杆与散落的货箱,最终停在一堵半塌的金属墙前。

门框上刻着三个字母:G-A-L-L-E-Y。

厨房。

他推开变形的铁门,内部空间不大,桌椅早已腐朽,只剩残架。角落立着一个柜子,表面锈迹斑斑,但仍能看出是保险柜。

他蹲下查看锁孔。

形状吻合。

从袋中取出青铜锁,插入其中。

很紧。

转动时发出“咯、咯”的声响,如同老化的齿轮卡顿。他用力一拧。

“咔。”

一声轻响。

柜门弹开一道缝隙。

他用手拉开,一股纸张与海水混合的气息飘出。里面没有金钱,也没有武器,只有一本泛黄的账本,封面写着“1983年度流水”,右下角盖着“海鲜集团财务专用”印章。

他取出翻开。

第一页是批文记录:某日将三号冷库使用权转让给澳门汇款方,经手人签字为“赵有德”。其后还有一笔“特别补贴”,金额是低保金的两倍。

继续翻阅。

几乎每一页都有陈天豪的名字。有的是他亲笔签名,有的以代号“CTH”出现。资金流向清晰可见:集体资产→临时账户→澳门离岸公司→再回流成为“港商投资款”。

这不是洗钱,是换壳。

翻到最后一页。

一张黑白照片贴在纸上。

他呼吸一滞。

照片里是一群身穿白衬衫的人站在办公室合影。背景挂着一块牌匾,写着“星辰电子有限公司”。右下角印着员工编号与入职日期。

那个编号,正是他前世的工号。

照片中人脸模糊,但他清楚记得自己的站位——第三排,靠窗,手中握着一叠报表。

这不可能。

他是死后才穿过来的。

可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他上班第三年的年会。

手指微微一抖,触碰到相纸边缘。

就在这一瞬,绑在右臂的声呐仪震动起来。

耳机里传来断续的摩尔斯电码。

滴滴、嗒嗒、滴滴滴——

“他们要抹掉所有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