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重生:我的货物通古今 > 第345章 第一个项目?改良纺织机

第345章 第一个项目?改良纺织机(1/2)

目录

第 345 集

大雍朝京城西郊的 “格物院” 工地,热闹非凡。数十名工匠正在搭建厂房,有的搬运木材,有的砌墙,有的安装水利设施 —— 这里将是 “纺织部” 的所在地,也是格物院的第一个项目 “改良纺织机” 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秦云站在工地中央,手里拿着林天传送来的 “水利纺纱机” 和 “水力织布机” 图纸,正在给纺织部的工匠们讲解:“大家看,这台是‘水利纺纱机’,利用水流的动力带动纺锤,一台机器有八个纺锤,一天能纺出八十斤棉纱,抵得上十个织女;这台是‘水力织布机’,同样靠水流驱动,一天能织出二十匹布,比传统织布机快五倍。而且,这两台机器的结构简单,用的材料都是咱们常见的木材和铁器,容易制作和维修。”

工匠们围在图纸周围,一边看一边议论 —— 有的满脸兴奋,觉得这机器能大大提高效率;有的则满脸质疑,觉得这么复杂的机器,不一定能好用;还有的担心,机器要是普及了,织女们会失业,引发民怨。

“秦掌柜,这机器确实厉害,可要是真普及了,天下的织女怎么办?她们靠纺纱织布吃饭,机器抢了她们的活,她们怎么活下去?” 一个老工匠皱着眉头问,他的女儿就是织女,靠纺纱补贴家用。

秦云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笑着回答:“张师傅,您放心。第一,机器需要人操作和维护,织女们可以学习操作机器,工资比之前纺纱还高;第二,机器提高了效率,棉布的成本会降低,百姓买布更便宜,棉布的需求量会增加,需要更多的作坊和工人,反而能创造更多的 jobs;第三,朝廷会出台政策,鼓励作坊雇佣织女,对雇佣织女多的作坊,减免部分税收。这样一来,不仅不会让织女失业,还能让她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老工匠听了,脸上的担忧渐渐消散,点了点头:“秦掌柜考虑得周到,俺们就放心了。俺这就回去,让俺女儿也来学操作机器!”

其他工匠也纷纷表示愿意参与机器的制作,之前的质疑和担心,都变成了期待和兴奋。秦云看着工匠们的转变,心里松了口气 —— 推广新技术,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解决人的问题,让工匠们理解新技术的好处,才能更好地推动项目。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工匠们按照图纸,开始制作改良纺织机。秦云每天都在工地里,遇到问题就及时和林天视频沟通 —— 比如纺锤的转速太快,棉纱容易断,林天就让他们在纺锤上增加一个 “减速装置”;比如水流的动力不稳定,林天就让他们修建一个 “蓄水池”,调节水流的大小。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第一台 “水利纺纱机” 终于制作完成,安装在纺织部的厂房里。秦云邀请了皇帝、太子、户部左侍郎、御史台监察使,还有京城的百姓代表,来参观机器的试运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