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欣然应允?慈善与投资(1/2)
第 232 集 欣然应允?慈善与投资
兰若寺的孤儿院,在秦云的帮助下,很快就办起来了。林天从现代传送来的《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复刻本,还有改良的草药种子(比如能治疗感冒的薄荷、能止血的三七),堆满了孤儿院的房间。秦云还从云州城请了一位老郎中,来教小和尚们学医,老郎中听说能教孤儿学医,还能拿到工钱,很乐意来。
孤儿院的院子里,小和尚们正在跟着老郎中认识草药。老郎中拿着一株薄荷,对孩子们说:“这是薄荷,夏天煮水喝,能解暑;感冒了,用它煮水喝,也能缓解咳嗽。你们要记住它的样子,以后在山上看到了,就能采回来用。”
孩子们认真地记着,有的还拿出秦云给他们准备的小本子(现代的笔记本,伪装成粗布做的),用木炭笔在上面画薄荷的样子。隐士站在旁边,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秦云走到隐士身边,笑着说:“前辈,孤儿院的草药园,再过一个月就能种满草药了。到时候,孩子们不仅能学医,还能自己种草药,以后就能帮百姓们看病了。”
隐士点了点头,对秦云说:“秦施主,谢谢你。要是没有你的帮助,孤儿院也办不起来。你东家真是个好人,不仅帮百姓们改善生活,还帮这些孤儿找到了出路。”
秦云笑着说:“东家常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些孩子学好了医术和种地的本事,以后能帮更多百姓,这也是在积累‘功德’,对舍利子的‘生机’恢复也有好处。”
隐士很认同秦云的话:“你东家说得对。对了,还有一件事,我想跟你商量。寺外的土路,每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百姓们走路很不方便,你能不能帮忙修一条石子路?从兰若寺到云州城,一共十里路,要是能修好,百姓们去城里就方便多了。”
秦云立刻答应:“前辈放心,修石子路的事,晚辈会尽快安排。东家说,修路是好事,能方便百姓,也能让秦氏货栈的商队走得更顺畅,是双赢的事。”
其实,修石子路不仅是为了方便百姓,也是为了秦氏货栈的商队。秦氏货栈的商队经常要从云州城到兰若寺,再到周边的州县,土路泥泞,商队走得很慢,还容易损坏货物。修一条石子路,能让商队的速度加快,还能减少货物的损耗,对秦氏货栈来说,也是一笔划算的 “投资”。
秦云给林天发消息,说了修石子路的事。林天很快回复:“修石子路的资金和技术我来安排,你找当地的百姓来修路,每天管饭,还给工钱,这样既能加快进度,又能让百姓们多一份收入。另外,在路的两边种上树,既能遮阳,又能防止水土流失,还能让路看起来更漂亮。”
秦云按照林天的指示,在云州城和周边的村庄贴了告示,招募百姓修路。告示一贴出来,就有很多百姓来报名 —— 每天能吃饱饭,还能拿到五十文工钱,对百姓们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修路工程很快就动工了。百姓们分成两队,一队从兰若寺往云州城修,一队从云州城往兰若寺修,每天都有几百人在工地上劳作。秦云每天都会去工地看看,给百姓们送水送粮,还时不时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