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2)
这个人他太清楚了。
当年自己被梁群峰调离岗位,是周强亲自签的任命书;后来他能坐上吕州一把手的位置,背后也有周强默许的影子。
没有这层关系,他根本上不去。
但真正让高育良心惊的,并不是周强手中的权,而是他对赵立春的态度。
要知道,赵立春正是周强一手提起来的。
当时多少人反对,周强力排众议,硬是把赵推上了省掌的位置。
甚至有段时间,省掌的风头完全盖过了书籍本人。
可周强从不计较,反而继续扶持,放权让他干。
那几年,汉东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地快。
等到周强任期一满,调往中央,赵立春顺理成章接班,这才有了后来所谓“铁打的汉东”。
如今自己坐在同样的位置上,高育良才真正体会到周强的可怕之处。
书籍和省掌,本就是天然对立的角色,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格局。
可在周强手里,这种矛盾居然被巧妙地转化成了合力。
哪怕权力不在明面,他依然能借势而为,最终让自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种手段,绝非常人所能企及。
就连后来的赵立春私下也感叹过:
“我要有周强那两下子,也不至于这么辛苦,付出这么多。”
现在,这样一个人竟和祁同伟扯上了关系。
高育良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已泛起波澜。
他看着祁同伟,语气平稳地追问:
“周强?他到底做了什么,让你觉得蹊跷?”
祁同伟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接着说道:
“临走前,光明区那座桥塌了的事,您知道吧?
我让孟德海去处理了,他现在是京州证法委书籍。
这事我也顺口跟周强提了一嘴。
您猜他怎么着?当场就说要派巡视组下来——还是正部级带队的巡视组!
这种级别的行动,一年也就那么几回,审批极严,连您这样的身份都不一定能轻易推动。
可他一句话就定了,毫不犹豫。
我就纳闷了,我和他八竿子打不着,又不是他线上的人。
就因为我来自汉东?他就值得对我这么上心?
不可能啊……能在那个位置站稳的人,哪个不是心思深沉、手段凌厉?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我看不见的东西在运作。
可究竟是什么,我又摸不着边。”
此时的祁同伟,是真的困惑。
虽然钟正国曾零零碎碎讲过些政坛背后的门道,但他毕竟没真正踏入那个圈子,只能在外围远远看着,看得模糊不清。
他也无法判断,这些暗流会不会将来反噬到自己身上。
现在的祁同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孤身闯荡的小人物了。
他身后牵连着一大串人,牵一发而动全身,早已没了轻装前行的可能。
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若不捋顺,迟早会变成致命的隐患。
官场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走哪一步,并不由自己决定。
而是无数看不见的力量推着你往前走,退无可退。
祁同伟,正一步步走向这样的境地。
而高育良听完这一番话,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清明。
别的暂且不论,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
周强和李国务,绝不是一路人。
不然他不会轻易插手这件事,在高育良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