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易州城的惊喜(2/2)
十年苦读,五年游历。因为出身低微,他上升比别人更艰难。眼前是巨大的挑战,也是跃入朝中的机遇。
这时斥候带来消息,易州刺史张靖玄,在前方十里迎接。
杜河挥退斥候,笑道:“这位张刺史,能两次击败伪夏军,是个有能耐的,玄策对他了解多少?”
“这人是夏国西路将军,窦建德兵败后,他率先带部投唐,朝廷千金买马骨,封他做易州刺史。”
王玄策主管都督府,对河北道官面人物都熟悉。
杜河眉毛一挑,窦建德兵败后,余部都没好下场。不是被杀就是剥去兵权,做个富家翁,就连苏定方,在长安就管二百士卒。
这人能官至刺史,是个厉害人物。
王玄策笑道:“忠诚方面不必担心,刘黑闼复国时,张靖玄率军死战,身受十一处伤,陛下大为褒奖。”
半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一队人。
十几个官员站在路边,看见唐军主力,立刻迎上来。为首一个中年人,穿着深绯红官服,高鼻阔嘴,眉宇间很有威严。
“下官张靖玄,见过大总管。”
杜河点点头,圣旨下来,他就是三品大总管,统领一道军务。张靖玄一个中等州刺史,理应向他行礼。
“张大人,边走边说。”
张靖玄翻身上马,他身材魁梧,手掌满是老茧,上马动作利落,一看就是常年在军伍的人。
“易州战况如何?”
张靖玄面色凝重,“贼军曾派人劝降,被下官斩首示众。后三千士兵犯境,也被易州军击退。目前在涞水对峙。”
杜河赞道:“张刺史神勇。”
易州地方小,全境人口十一万,驻军只两个骠骑府。张靖玄以弱势挡敌,确实是知兵的人。
“总管过奖。”
张靖玄一拱手,道:“只是瀛洲战局危急,贼军发兵两万,围困河间。王大人曾求援,可易州府兵两千,实在无力。”
“魏相在哪。”
“三日前到达魏州,正在召集兵马。”
杜河点点头,他这个大总管未归来,军中暂由魏征主管,他转头看向张寒,吩咐道:“传信魏相,命魏州、博州、相州府兵北上。”
“诺。”
张寒领命离去。
河间县是瀛洲治所,管辖着河北产粮地,现在被围城,他肯定要救。三州加起来,有近万府兵,应能守住防线。
“张大人,军中粮草,还需你协调。”
张靖玄拱手道:“大总管雷厉风行,下官敬佩。粮草包在易州身上,只是最近贼军细作在城中闹事,还请总管协防。”
杜河略一思索,易州只两千府兵,要分兵在涞水,确实兵力不足。
“营州军会驻扎城中。”
“多谢大总管。”
张靖玄脸色一喜,营州军是边军,战力强横。有这四千虎贲驻扎,易州城稳如金汤。
片刻后,他们进入易州城。
易州城是山城,周长八里,人口只有七八万。营州百战之军,掩不住一身悍勇气,城中百姓见到援军,个个面露喜色。
入城不远,就是易州商市。
许多百姓,站在二楼看热闹。
“城中军营腾好,大人请——”
张靖玄在一旁引路,他话音刚落,附近商铺二楼,露出三个弓手,箭矢如电,直往杜河射去。
呛……
刀光闪起,箭支被劈落。
杜河冷冷收刀,部曲将他团团护住。
“有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