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讲素质当不了皇帝(1/2)
杜河看着使者,太子要建,那报信人是谁派的。
“回伯爷,小人奉魏相之命。”
杜河心中恍然,这就说得通了,魏征是儒家门徒,嫡长子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和东宫关系密切。
杜河立刻前往东宫。
他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想要建崇贤馆。
这个主意烂透了。
上一个这么干的,是他爹李二,武德四年建立文学馆,收拢房玄龄、杜如晦十八学士,作为谋略人才。
但李二那会可是天策上将,军中威望极高,身边一大片武将。
李承乾现在有什么,只有东宫几个老学究,和他这个县伯。
魏征、房玄龄等名义上有教导太子的职责,都聪明着呢,连皇帝立场都不坚定,我们更不着急下注。
内侍通报后,引着杜河进入。
太子监国后,朝政中心就转移到东宫,魏征、房玄龄等大臣正好出来,魏征看见他,递过来一个眼神。
两人心照不宣,交错而过。
李承乾在偏殿,和一个微胖男子议事。
“臣杜河见过殿下。”
“云阳伯请坐。”
李承乾装模作样,等到杜河坐下,他一指微胖男子。
“杜河,这位是东宫左庶子于志宁。”
杜河拱手做礼,于志宁和孔颖达都是学问大家,道德君子,加上张玄素,三人非常爱劝谏,堪称李承乾噩梦。
于志宁不冷不热招呼一声,起身道:“既然殿下有客,臣便告辞了。”
“于师慢走。”
送走于志宁,两人都放松下来。
“殿下,听说你要建崇贤馆。”
李承乾道:“是啊,我准备招揽一些寒门士子,扩大东宫幕僚,但房相和魏相都反对,事情还没去办。”
当时的寒门,可不是后世农民,而是有经济地位的地主,不过相比世家大族,他们太过弱小。
真正的农民子弟,此时字都不认识。
杜河一拍额头,“殿下觉得,房相和魏相,为什么反对。”
李承乾呵呵笑道:“那还用说,魏相和房相,都是山东士族,我若引进寒门,就在挤兑他们话语权。”
杜河看他一眼,这小子倒不傻,“殿下既然知道,他们是士族代表,瓜分朝中势力,为何还要招揽寒门。”
“因为——。”
李承乾眼中露出恐惧,“李泰追得太紧了,他这些年素有贤王的名声,父皇对他又宠爱至极,三州都督,武侯大将军,实力比我这个太子都厚。”
杜河默然无语,李二做的确实离谱,三州都督不上任,武侯卫大将军三千多甲士,李承乾虽有十率,但驻长安只有七千多,而且大部调动,需皇帝授命。
如果李泰疯魔,完全有能力硬刚东宫。
“这些年,父皇对我只有严厉,若非母后在,我估计更惨,杜河,你可知道,我夜半时常有噩梦,梦见自己步入前太子后尘。”
前太子是李建成,就老李家这个传统。
杜河扪心自问,换成自己也睡不着觉。
“而且,舅舅对我,始终不亲近。”
他看得很明白,长孙无忌是李二心腹,他没有坚定站在太子这边,说明李二内心,确实动摇过。
李承乾喘着粗气,“我监国以后,于庶子说,陛下有意削弱门阀势力,我建崇贤馆,也是以此表态,会继承父皇意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