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266章 平地起高楼

第266章 平地起高楼(1/2)

目录

第二百六十六章:平地起高楼

县里的批文如同一声发令枪,南水县玻璃厂自建职工宿舍的工程,就在这片希望与热情交织的氛围中,热火朝天地启动了。没有盛大的奠基仪式,没有请专业的建筑公司,一切遵循着这个年代最朴素也最有力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选了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厂里敲响了集合的钟声。当王超和马厂长等人赶到厂区东边那片闲置的坡地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坡地上,已经黑压压地聚集了上百名职工。他们不是空手来的,而是自带“装备”——有的肩扛着磨得锃亮的锄头,有的手里提着结实的铁锹,有的拿着粗实的麻绳和扁担,还有的推来了厂里运输物料用的独轮车、板车。老张头甚至把他那套保养得极好的泥瓦匠工具也带来了,抹子、水平尺一应俱全。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摩拳擦掌,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兴奋,仿佛即将开始的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一场期盼已久的盛会。

“厂长,王厂长,你们来了!”老张头看见他们,立刻迎了上来,黝黑的脸上满是干劲,“大家都等不及了!您就发话吧,先从哪儿干起?”

马厂长看着这群可爱的工人,眼眶有些湿润,她深吸一口气,站到一块稍高的土坡上,大声说道:“工友们!同志们!多余的话我不说了!咱们的新家,就从今天,从咱们自己手里,一砖一瓦地建起来!我代表厂里,谢谢大家!”

“为建设新家园,干!”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

“干!!”震天的呼应声响彻坡地,惊起了远处树上的飞鸟。

王超早已将规划好的地块用石灰粉画好了线。他拿起铁锹,走到划定的区域中心,用力铲下了第一锹土!这一锹,仿佛是一个信号,早已按捺不住的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按照事先划分的小组,在各自小组长的带领下,奔赴自己的“战场”。

刹那间,整个坡地变成了一个巨大而有序的工地。有力的号子声、铁锹锄头与泥土砂石碰撞的铿锵声、独轮车吱吱呀呀的声响、人们互相招呼提醒的吆喝声……汇成了一曲高昂的劳动交响乐。

男人们主要负责最费体力的活计。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组成突击队,负责开挖地基沟槽。他们甩开膀子,挥汗如雨,一锹一锹地将泥土铲出,堆放在一旁。年纪稍大的老师傅们则负责平整土地,修理坡坎,他们的经验丰富,干起活来沉稳有序。还有人负责将挖出的土方用板车运到需要填平的低洼处。

女工们也不甘示弱。她们组成了后勤保障组和辅助作业组。一部分人负责烧开水,熬制解暑的绿豆汤、甘草茶,用大桶挑到工地上,确保工人们随时能喝到水。另一部分则帮着筛选沙石,清理场地里的杂草碎石,或者用细筛子过筛石灰,为后续的砌墙做准备。她们细心地用旧布缝制了许多垫肩,分发给需要挑担子的男工。

王超和马厂长也完全融入了劳动的人群。王超时而和年轻工人们一起挖土,时而跑去查看地基的深度是否符合要求,时而又和老师傅们讨论如何利用挖出来的大块石头做地基的填充。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工装,泥土沾满了他的裤腿,但他浑然不觉,只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马厂长则更多地协调着全局,安排轮休,检查后勤,处理一些突发的小问题,确保劳动效率和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