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 第57章 捐款,恰如雪中送炭

第57章 捐款,恰如雪中送炭(1/2)

目录

首先,眼下大陆确实急需支持。

1978年,改革开放刚起步,百废待兴。

那时的大陆,对每一笔外来资金都充满期待。

此时捐款,恰如雪中送炭,会赢得大陆方面的重视。

这不仅是善举,更是一笔未来的投资。

其次,秦迪心底也真想为祖国尽一份力。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他愿意做一些有益的事。

像希望小学、人才培养这类公益项目,他打算长期投入。

再者,有钱人做公益能赢得好口碑,这其实是一种塑造形象的方式。

对商业对手可以不留情面,哪怕背上恶名也无所谓。

但在公众面前,保持正面形象总归更有利。

比如,日后你公司推出的产品,老百姓会因为你的名声更愿意去购买。

更何况,秦迪本身就不缺钱。

他拥有投资眼这项能力,世界各大金融市场的资金都任他调用,就像自家提款机一样。

他真正需要的,是能扩大影响力的资产,是能真正掌控社会资源的资本。

光靠钱,买不来这些。

当秦迪提出捐款的想法时,

藿一东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笑着岔开了话题,开始聊别的。

等聊得差不多了,

李跑跑主动找到了秦迪。

“秦生,我手里有18.3%的青州英泥公司股份,你有兴趣接下吗?”

李跑跑笑得一脸和善,

加上他那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还真有点龙国传统中“儒商”的味道。

不得不承认,他在公众面前塑造的形象很成功。

如果秦迪是在十年前穿越,比如2010年之前,

那他可能真会对眼前这位李先生心生好感。

但好在他穿越的时间是2025年,那时候这位李先生的形象早已崩塌。

曾经的“超人”露出了真面目,原来是个“半城跑跑”。

根本不是什么超人。

“当然有兴趣。”秦迪笑着回答。“我愿意以每股2.1港元的价格收购。”

“不不不……不用那么高。”李跑跑依旧笑得很温和。

“秦生是我们华商的榜样。我当初买入的均价是1.34元,就按这个价格,拿回本金就好。”

秦迪却不打算占这个便宜。

他坚持用2.1元每股的价格收购,宁愿多花钱,也不想欠李跑跑这份情。

虽然李跑跑愿意卖股份,算是递了个好意,

但秦迪多出点钱,让李跑跑也能多赚些,人情就冲淡了。

将来真有什么矛盾,其他商人也不会说他不懂人情世故。

最后,秦迪坚持要出高价,否则就不买。

李跑跑只能卖了。

按2.1元一股成交,

李跑跑这一单净赚了1000万港币。

但他心里并不痛快。

青州英泥这样的公司,不是随便能遇到的。

失去它,换来的只是一笔小钱,人情也没能真正建立起来。

这笔买卖,他赚得毫无意义。

在整个港岛,能找到几家像青州英泥这样的公司?

再想找下一个目标,恐怕得花不少时间。

这让李跑跑很头疼。

可现实摆在眼前,头疼也没用。

秦迪的态度和行事风格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不会轻易放手青州英泥公司。

李跑跑于是放弃了从秦迪手中获取公司的念头,转而想和他拉近关系。

秦迪的决定出乎意料。

他宁愿多花一笔钱,也不愿在人情上欠账。

李跑跑也没辙。

只能认下这个结果。

一场富豪圈的早茶聚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