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股市异常火爆(2/2)
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他缓缓开口:
“今年开年以来,股市异常火爆。”
“鳄鱼恤的市值不断攀升,从最初的八亿,涨到了现在的十一亿。”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骏已经悄悄抛售了部分持股套现。”
“我通过一些方式查到,目前陈骏在这家公司只剩下约36%的股份。”
“如果我们能在他还未察觉之前,拿下超过50.1%的股份,这家公司就归我们了。”
秦迪说完便停了下来,后续的具体执行,由梁安德和林国栋来部署。
具体操作并不复杂。
就是在合适的时机持续买入这只股票。
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拿到鳄鱼恤50.1%以上的股权。
其实,在正式启动收购之前,秦迪已经通过汇丰银行悄悄购入了11.17%的股份。
距离触发要约收购义务的37%,
还差不到26个百分点。
距离绝对控股权的50.1%,
还有将近39%的差距。
仅这11.17%的股份,就花了秦迪1.31亿港币。
好在有系统并购卡支付了90%的资金,否则这笔钱,几乎要掏空他目前所有的现金流。
正因有这张系统卡,
在这笔1.3亿的交易中,
秦迪自己只掏了1300多万。
接下来并购团队的任务,就是继续收集筹码。
等到持股接近37%时,就对全体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收购。
到时候,另一位大股东、鳄鱼恤现任董事局主席陈骏,
要么选择跟投,拼资金、拼速度,看谁能先拿到50.1%的股份,
要么就只能认输,把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企业,交到别人手里。
这就是资本世界的现实。
想拿下一家公司,除非对方自愿转让,否则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处理完投资公司的事后,
秦迪开始着手处理电风扇公司的业务。
这是已故的父亲秦阳留给他的产业,从系统任务来看,也有不小的发展潜力。
他不会轻易放弃。
古典吊扇的样品,
已经陆续寄给了几家海外代理商。
在那之前,
在秦迪的坚持下,港岛的工厂早已开始批量生产。
他已经下定决心,
就算欧美市场反应冷淡,他也宁愿贴钱把十万台电风扇卖出去。
相比起这点亏损,系统奖励的价值更重要。
幸运的是,海外代理商的初步反馈已经送到了港岛。
美国加州有个代理商,对这款古典风格的吊扇产生了兴趣,给港岛方面发来了一万台的订单。
数量不算多,但还是让晨星公司内部振奋了一下。
要知道,公司仓库里已经堆了五千多台刚生产出来的产品。
如果卖不出去,接下来会是个问题。
眼看第二个任务有望达成,秦迪心情不错。
但另一头,晨星投资在收购鳄鱼恤的过程中,碰上了点麻烦。
那天晚上,tVb播放了一条新闻:
“港岛老牌服装品牌鳄鱼恤面临困境。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有一家公司已持有该企业26.1%的股份,成为陈骏先生之后的第二大股。陈骏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动用一切方式展开反收购行动。”
这条新闻一出,秦迪在浅水湾的家中,立刻坐正了身子。
他随即拨通梁安德和林国栋的电话,让他们马上过来。
晨星投资的两位核心人物显然也注意到了情况,迅速赶到秦迪的别墅。
“有没有可能是内部泄密?”
“不是,应该是对方自己察觉到了。我们持股超过5%的时候,就已经公告过一次,对方早就知道我们的存在。”
“没想到陈骏动作这么快。”
“正常反应。我们是要抢人家的公司,他不可能没动作。”
两人快速交换意见,秦迪在一旁听着。
最后,秦迪开口了。
“直接发起要约收购。目标是拿下鳄鱼恤51%的股份。价格在当前基础上适当加价。现在鳄鱼恤整体市值多少?”
林国栋想了想,回答:“因为我们的持续买入,今天收盘时鳄鱼恤市值已经超过12.9亿。”
“那就按18亿的估值来发起要约。我倒要看看,陈骏这个海外回来的家伙,有没有这个财力跟我拼。”
秦迪语气轻松。
系统会承担90%的资金。
他只需拿出9180万,就能拿下一家原本市值超10亿的企业控制权。
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有系统提供的并购卡,溢价根本不是问题。
鳄鱼恤的品牌影响力在港岛深入人心。
从婴儿的第一件衣服开始,到成年后的正式西装,这家品牌几乎陪伴每一个港岛人成长。
不管是顶级富豪,还是普通上班族;不管是办公室白领,还是工厂一线员工,衣柜里总有一两件鳄鱼恤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