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薪火长明照故园(1/2)
第四十二章 :薪火长明照故园
青石镇的秋光总带着几分醇厚,院中的老槐树叶片染成金红,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在廊下的青石板上,像一层柔软的绒毯。萧彻坐在竹椅上,手里摩挲着一枚磨得光滑的狼牙军军牌——这是秦峰去年找出来的旧物,牌面“萧彻”二字虽已模糊,却依旧能触到当年北境风沙的质感。
“别总攥着军牌,手都凉了。”苏雪端着一碗热粥走过来,粥里卧着一颗荷包蛋,是她特意为萧彻煮的。她的动作比往年慢了些,却依旧稳妥,指尖划过碗沿时,萧彻下意识地伸手扶了扶——这双手陪他熬过北境的寒冬,解过幽冥阁的奇毒,如今虽添了皱纹,却仍是他心中最安稳的依靠。
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阿福的儿子萧安。少年刚满十岁,攥着一把小木剑,蹦蹦跳跳地跑进院子:“爷爷,奶奶!爹让我来请你们去药铺,说新采的金银花晒好了,让你们尝尝新泡的茶。”萧安眉眼间像极了阿福,连握剑的姿势都带着几分当年阿福的认真。
萧彻笑着起身,接过苏雪递来的薄外套:“好,咱们去看看小满和阿福。”三人走在巷子里,沿途的百姓纷纷打招呼——张婶端着刚烙好的饼,非要塞给他们几块;李叔坐在门槛上编竹篮,笑着问萧彻今年要不要一起去后山采栗子;王大娘在门口晒布,看到苏雪便招手,说新织的布给她留了一块做衣裳。
药铺“清心堂”的门帘挂着新绣的“平安”二字,是林小满亲手绣的。阿福正坐在柜台后,为一位老人诊脉,林小满则在一旁分拣草药,看到萧彻和苏雪,连忙起身:“爹,娘,你们来了。”她将一杯刚泡好的金银花茶递过来,茶香清新,带着秋日的干爽。
萧彻接过茶,目光落在墙上的《青石医录》上——这是阿福和林小满花了三年时间整理的,不仅收录了柳乘风的医书精髓,还加入了这些年他们诊治的病例,如今已是江湖上有名的医书,不少门派都派人来抄录。“这本书能帮到更多人,柳前辈若是知道,定会高兴。”萧彻轻声说。
正说着,秦峰拄着拐杖走进药铺。他的腿去年冬天受了寒,走路慢了些,却依旧精神:“将军,苏姑娘,学堂的孩子们听说萧安会练剑,都吵着要学,你看能不能让萧安教教他们?”秦峰的学堂如今多了不少孩子,既有镇上的百姓子弟,也有附近村落来的学童,他总说“读书能明理,练剑能强身”,要让孩子们既懂礼,又能护己。
萧彻看向萧安,少年立刻挺直腰板:“爷爷,我能教!爹教我的‘流星赶月’起手式,我练得可好了!”苏雪笑着摸了摸萧安的头:“好,那你可要好好教,别像你爹小时候那样,总把剑挥得太快。”
接下来的日子,萧安成了学堂的“小先生”,每天放学后教孩子们练剑。萧彻和苏雪偶尔会去看看,看着孩子们握着小木剑,在学堂的院子里比划,萧彻总会想起当年在狼牙军教新兵练剑的日子——只是如今没有了刀光剑影,只有孩子们的笑声和秋日的阳光,温暖得让人安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