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北极星火·无声惊雷(2/2)
下午,陈遇召集林莉、王小虎、孙宇、李文博、周凯(远程)、张伟(远程)开了个验收前的最后准备会,再次核对了所有流程和应急预案,确保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无缝衔接。
散会后,陈遇独自留在办公室,再次审阅着“星煌-III型”的全部技术文档和验收报告。这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文字和数据,是旭遇对国家交出的答卷,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局面的底气所在。
窗外,天色渐暗,滨城再次亮起万家灯火。
加密手机震动,是张伟。
“陈总,杨大校那边传来消息。”张伟的声音带着一丝振奋,“通过国际协作,我们确认,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坐标点附近,近期确实有异常活动。有一支声称是进行‘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科研小队在该区域驻扎,但其成员背景复杂,装备超出了常规科研需求,并且与那家特罗姆瑟的极地物流公司有过接触。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捕捉到该区域曾短暂出现过一种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信号,特征……与南海‘圆盘’的能量波动有相似之处,但频率和强度差异很大。”
果然!北极也有情况!而且同样涉及异常能量波动!
“能确定那支科研小队的背景吗?”陈遇急问。
“还在核实,但嫌疑极大。对方很警惕,活动范围控制在条约允许内,暂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与‘环太平洋基金’有关。但结合唐纳德·陈的资金流向和截获的通讯,几乎可以断定就是他们的人!”张伟道。
“杨大校那边有什么打算?”
“已经制定了应对方案,代号‘北极星’。”张伟的声音压低了些,“具体细节属于绝密。杨大校只让我转告你,国家有准备,绝不会让任何势力在北极肆意妄为。你们明天的验收,照常进行,稳住大局。”
“明白。”陈遇心中大定。有国家作为后盾,他感觉肩上的压力轻了不少。
结束通话,陈遇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北极的“星火”,滨城的“验收”,仿佛成了两条并行的战线。他知道,明天的验收,不仅仅是对“星煌-III型”的检验,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旭遇乃至国家在面临多重挑战时定力与实力的一次展示。
他必须成功。
晚上,陈遇推掉了所有应酬,准时回家吃饭。饭桌上,他绝口不提工作,只是耐心地听希希讲班级里新来的转学生有多搞笑,听安安用她有限的词汇量描述幼儿园老师新教的儿歌。毛凤英和赵梅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陈平虽然依旧话不多,但不时给孙子孙女夹菜,眼神温和。
这种平淡而真实的家庭温暖,是陈遇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饭后,他陪着希希完成了作业,又给安安讲了一个睡前故事,直到两个孩子都沉沉睡去。
林莉帮他泡了杯安神茶,送到书房:“明天……很重要?”
陈遇接过茶杯,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嗯,很重要。不过,我们都准备好了。”
林莉看着他眼中熟悉的坚定和沉稳,微微一笑:“那就好。我和孩子,还有爸妈,都等你好消息。”
……
第二天,星期三,天气晴朗。
旭遇集团厂区仿佛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庄严外衣。所有旗帜焕然一新,道路清扫得一尘不染。员工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精神抖擞,各司其职。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上午八点五十分,一支由五辆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在前后护卫车辆的陪同下,悄无声息地驶入旭遇集团大门。车队直接驶向“星煌”项目核心区。
陈遇率领旭遇核心管理层,早已在实验室大楼外等候。他今天穿了一身深色的西装,打了领带,显得格外郑重。
车队停稳,杨振军第一个下车,他依旧穿着那身笔挺的军常服,肩章上的将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神色严肃而沉稳。跟在他身后的,是七八位年龄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气质不凡的专家学者,他们便是此次“星煌-III型”样品国家验收组的成员。
“杨大校,各位专家,欢迎莅临指导!”陈遇上前一步,伸出双手与杨振军紧紧一握,然后与其他专家逐一握手致意。
“陈总,客气了。希望今天能看到‘星煌’真正的风采。”杨振军用力握了握陈遇的手,眼神中带着鼓励和期许。
简单的寒暄后,验收工作正式启动。
在孙宇和李文博的引导下,验收组首先进入了资料审查室。厚厚的技术文档、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记录、严谨的工艺流程图……早已准备就绪。专家们立刻投入工作,开始仔细审阅,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孙宇和李文博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引用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陈遇、王小虎、林莉等人陪同在侧,心情难免有些紧张,但看到孙宇和李文博专业而自信的表现,又渐渐安定下来。
资料审查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中午,专家们在旭遇食堂用了简单的工作餐。毛凤英和赵梅亲自监督,确保菜品干净卫生、营养均衡,但又绝不铺张浪费。几位老专家对食堂的红烧肉赞不绝口,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下午,验收进入最关键的环节——样品现场检测与性能演示。
众人移步至拥有国内顶尖检测设备的专用实验室。那几块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星煌-III型”样品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放置在特制的检测台上。
高温蠕变试验机、超低温冲击试验箱、高频疲劳试验台、微观结构分析仪……一台台冰冷的仪器启动,发出低沉的嗡鸣。样品被依次送入不同的设备,承受着极端环境的考验。
实验室里鸦雀无声,只有仪器运行的噪音和研究人员记录数据的笔尖沙沙声。陈遇站在观察区,目光紧盯着各项实时反馈数据的显示屏,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王小虎在他身边,拳头攥得紧紧的,嘴唇抿成一条线,比他当年自己参加技能大比武还要紧张。林莉虽然面色平静,但微微交握的双手也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当最后一项极限抗疲劳测试的数据定格在屏幕上方,并且远远超过验收标准值时,负责主持检测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缓缓抬起了头,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扫过在场的旭遇团队,最后落在陈遇和杨振军脸上。
实验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老专家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
老专家脸上严肃的表情慢慢融化,嘴角逐渐上扬,最终形成了一个欣慰而赞赏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清晰地宣布:
“经专家组现场审核资料、检测样品并质询答疑,一致认为:旭遇集团提交的‘星煌-III型’新型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项目预定要求,部分关键性能实现重大突破!材料结构设计新颖,工艺稳定可靠,数据真实有效!”
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激赏,看向孙宇和李文博,以及他们身后的陈遇:
“我宣布,‘星煌-III型’新材料,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祝贺你们,旭遇集团的同志们!你们为国家航天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成功了!”
短暂的寂静后,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孙宇激动地和李文博拥抱在一起,两个技术狂人此刻也难掩兴奋。王小虎狠狠一拳砸在自己掌心,咧开大嘴,想吼又怕惊扰了专家,憋得满脸通红。林莉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灿烂笑容。周凯在远处偷偷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陈遇站在原地,感觉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瞬间冲散了连日来的疲惫和压力。他用力握了握拳,然后大步走上前,紧紧握住那位老专家的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谢谢!谢谢各位专家的肯定!这是对我们旭遇最大的鼓励!”
杨振军也走上前,与陈遇重重握手,刚毅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陈总,孙主任,李主任,还有旭遇的所有同志们,辛苦了!你们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
接下来的流程变得轻松而愉快。专家组签署了验收合格证书,并与旭遇团队合影留念。杨振军代表项目使用方,对旭遇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展望了“星煌”材料在未来航天器、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验收圆满成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旭遇集团。厂区内响起了一阵又一阵自发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有员工都与有荣焉。
送走验收组和杨振军,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的金辉洒满厂区,为这胜利的时刻增添了几分暖意。
核心团队几人聚集在陈遇的办公室,虽然疲惫,但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哈哈!成功了!老子就知道能行!”王小虎叉着腰,笑得见牙不见眼,“晚上必须庆祝!食堂加餐!我请客!”
孙宇瘫在沙发上,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别……别叫我……我现在只想睡觉……三天……说好的三天假……”
李文博倒是还保持着仪态,只是眼镜片后的眼睛里也充满了血丝和满足:“数据完美,过程可控。可以给国家和集团交差了。”
周凯拿着手机,手指飞快地操作着,嘴里念念有词:“好消息不能捂着了!得找个合适的时机,‘不经意’地透露出去,狠狠打那帮唱衰党的脸!标题我都想好了……呃,得含蓄点,得符合咱们低调务实的人设……”
林莉笑着看着大家,对陈遇说:“这下可以真正松口气了。爸妈和孩子们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陈遇看着眼前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自豪。正是有了他们,旭遇才能一次次突破难关,走到今天。
他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好了,庆祝的事情晚上再说。孙宇,文博,你们俩立刻回家休息!假期从明天开始算!虎子,安排食堂,今晚所有加班参与项目的兄弟,伙食标准按最高档来,费用走集团特别奖励!凯子,宣传的事情你把握分寸,既要体现成果,也不能过度张扬。莉莉,后续的合同和量产准备,要辛苦你跟进了。”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就在这气氛一片欢腾之际,陈遇放在桌上的加密手机,屏幕再次亮起,一条来自张伟的加密信息提示无声地滑过:
“陈总,紧急情况!监测到‘蓝鹊资本’控制的数个节点正在同时向一个位于公海的卫星终端发送大量加密数据流,数据量异常庞大!同时,我们设置在南海‘圆盘’附近的监听设备,捕捉到其能量波动出现剧烈、不规则的震荡!频率……正在向之前斯瓦尔巴坐标点捕获到的异常信号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