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灯笼里的火光与影阁的“引火计”(2/2)
黑影们见势不妙,想往树林里钻,却被赶来的村民堵住。其中一个正是顾三的侄子,脸上的疤在火光中看着格外狰狞:“就算烧不了船队,烧了学堂也一样!没有学堂,青屿岛的孩子永远成不了气候!”
“你错了,”刘明把他按在地上,“学堂烧了能再盖,孩子们的念想烧不掉。倒是你们,连节日的灯笼都敢动手脚,早晚被两界的人唾弃。”
村民们七手八脚地灭火,虽然柴房烧塌了一角,但教室和书本都保住了。王大爷看着焦黑的房梁,突然笑了:“正好,俺早想盖个砖瓦房了,这次就请长安的工匠来,盖个结实的,让影阁烧都烧不动!”
哈桑先生让人从船上搬来几捆帆布,在学堂前搭了个临时棚子:“明天的光明节,咱就在这儿过!让孩子们知道,只要心里有光,在哪都能过节。”
第二天清晨,船队按时出发了。虽然没挂灯笼,但船员们都在船头插了根薄荷枝,阳光下泛着绿光,像无数小小的火把。哈桑先生站在船头,举着个铁皮做的灯笼,里面点着永不熄灭的煤油灯:“这是咱的‘不灭灯’,走到哪亮到哪!”
学堂前的临时棚子里,孩子们正围着篝火唱歌。念安用烧焦的木炭在地上画灯笼,画一个就念一句:“影阁的火,烧不掉灯笼;坏蛋的计,挡不住过节。”王大爷把烤好的海鱼分给孩子们,鱼肉的香味混着薄荷的清凉,飘得老远。
铜镜里的郡主也在庆祝光明节,金翠楼的灯笼换成了玻璃罩的,里面点着蜡烛,映得太阳纹格外亮。西域商人们举着酒杯,对着镜头喊:“祝青屿岛的朋友节日快乐!”
寒露的月光洒在海面上,船队的影子渐渐远去,薄荷枝在风里轻轻摇,像在挥手告别。刘明看着临时棚子里的火光,觉得那光比任何灯笼都亮。影阁的“引火计”虽然凶狠,却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光明不在灯笼里,在孩子们的笑声里,在两界人互相牵挂的心意里,就算被风雨吹灭一百次,也能第一百零一次燃起来。
念安把木灵碎片挂在棚子的柱子上,蓝光在火光中跳动,像颗不会熄灭的星星。她突然指着海面笑:“小精灵说,哈桑先生的铁皮灯笼,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呢!”
远处的海平面上,果然有个小小的光点在移动,越来越亮,像颗刚升起的太阳。铜铃铛在棚子门口轻轻响,混着孩子们的歌声,像在为这不灭的光明,唱一首简单而坚定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