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 第79章 银锭上的笑脸与织工的暖冬

第79章 银锭上的笑脸与织工的暖冬(2/2)

目录

刘明瞅着那些碎布头,突然有了主意,指了指货架:“碎布别扔,拼在一起能做褥子面,又软和又好看。”他让王大爷从仓库取来两匹真丝绸的边角料,淡青色的料子上印着细云纹:“这些给你,够绣十个风筝了。下次来的时候,带些你们镇的山楂,酸得开胃,换几罐水果罐头吃,给娃解解馋。”

货郎千恩万谢地走了,竹筐晃着,碎布头和丝绸边角料挨在一起,倒也不违和。念安举着锦盒,小眉头皱着:“那影阁的人要是倔,不收这银锭咋办?”刘明揉了揉他的头发,指了指门口的铜铃:“不收就挂在他们老巢门口,再系上个铜铃,风一吹铃响,路过的人都能看见——这就是耍小聪明、卖假货的下场。”

午后,阳光终于穿透薄雾,晒进铺子里,把柜台上的毛线团照得毛茸茸的,像一群缩成团的小毛球。刘明翻出账本,在“影阁损失”那页画了个大大的笑脸,笔尖顿了顿,又添上一行字:“用假银锭换真糖吃,偷鸡不成蚀把米,他们亏大了。”念安趴在柜台上,对着铜镜比划新织的围巾,围巾一半是长安的云纹,用银线绣得精致,一半是现代的格子,用彩线织得活泼,中间还绣着个小小的“和”字,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铜镜里很快映出郡主的身影,她正站在织坊的院子里,指挥织工们试穿加绒罩衣。藏青色的罩衣套在棉袄外,正好护住腰腹,有个头发花白的老织工戴上橡胶手套,反复摸着手背,突然抹起眼泪:“活了大半辈子,冬天干活不是冻裂手就是生冻疮,没见过这么暖和的手套,戴着干活都不冻手了......”郡主笑着把护手霜分给大家,指尖碰了碰老织工的手套,镜头一转,能看见窗外的天空——几架假丝绸做的风筝正拖着长长的尾巴,在长安的蓝天上飞得欢实,风一吹,假丝绸的料子飘起来,倒比真丝绸多了几分灵动。

王大爷用计算器算出今天的“换物率”,数字比昨天又高了两个点,他乐呵呵地把计算器放进抽屉,转身去后厨烧牛奶。铝壶坐在煤炉上,没多久就冒出热气,他取出郡主带来的桂花糕,放在白瓷盘里,打算就着热牛奶当下午茶,甜香很快飘满了铺子。刘明看着仓库里码得整整齐齐的货物,蜀锦、罐头、毛线、布料挨在一起,突然想起影阁那批还堆在码头的仿品,或许......能让孩子们扎成更多的风筝,飞得更高些,让长安和邻镇的天空,都飘着这些带着“教训”的风筝。

门口的铜铃铛又响了,这次是邻村的妇人,提着竹篮来换毛线。篮子里的鸡蛋还带着温度,她小心翼翼地把篮子放在柜台上:“听说这现代毛线织毛衣,又软又结实,穿三年都不坏?俺想用一篮鸡蛋换两团红的,给俺家丫头织件新衣裳,过年穿正好。”

阳光漫过柜台,落在那枚画着笑脸的假银锭上,折射出的光穿过窗户,落在门口的青石板路上,竟比真银还亮堂些。风从门外吹进来,带着些桂花糕的甜香,铜铃轻轻晃着,像是在为这霜降天里的暖意,唱着轻快的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