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 第43章 年关的灯火与藏在春联里的密码

第43章 年关的灯火与藏在春联里的密码(1/2)

目录

腊月廿三,江南小镇的年味浓得像化不开的糖稀。杂货店门口挂起了红灯笼,是苏婉儿亲手糊的,竹骨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憨气。念安和丫丫蹲在门槛上,用红纸剪“福”字,剪刀笨笨地转着圈,把“福”字剪得缺了个角,倒像个咧开嘴的笑脸。

“刘老板,春联写好了!”老王头踩着梯子,把刚写好的春联往门框上贴,红纸黑字在白墙的映衬下格外鲜亮。上联是“守界守心守岁月”,下联是“护家护国护长安”,横批“烟火人间”,字是镇上教书先生写的,笔锋里带着股韧劲。

刘明站在柜台后,翻看着沈知行皮箱里的金属盒。自从雪夜击退影阁余党后,金属盒就再没亮过,像块普通的银疙瘩。他摸着盒面的星纹,突然想起赵松的梅子酒——有些东西,非得等特定的时辰才会显露出真容。

“爹爹,周姐姐来了!”念安举着个糖人跑进来,糖人是周小满送的,捏的是只小兔子,耳朵长到了背上。周小满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是临安守界人做的米糕,白胖胖的,透着桂花的甜香。

“爷爷让我送些米糕来,”周小满把篮子放在桌上,眼睛瞟到金属盒,突然“咦”了一声,“这盒子上的花纹,和我家祠堂的地砖一样!我太爷爷说,地砖上的花纹是‘七星引’,能在除夕夜聚齐守界人的能量。”

刘明心里一动,翻出老黄历——明天就是除夕,正是守界人世代相传的“能量交汇日”。太爷爷的日记里写过,这天夜里,只要集齐七处守界据点的信物,就能在子时看到“时光倒影”,也就是过去与未来重叠的瞬间。

“我们有七样信物了,”苏婉儿数着手指,“青铜令牌、镇魂珠、定星盘碎片、镇竹玉、守山人的黑铁、影阁的玉佩残片,还有周姐姐家的镇竹玉……不对,是六样。”

周小满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香囊,绣着片竹叶:“这是我太奶奶的,里面装着片千年竹心,算第七样!”香囊打开的瞬间,一股清冽的香气飘出来,金属盒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盒面的星纹亮起微光。

除夕夜的雪下得很静,像怕惊扰了人间的灯火。杂货店的院子里堆着七样信物,围着炭盆摆成圈,铜铃铛在檐下轻轻摇晃,雪光映着红光,把院子照得像个小小的祭坛。

镇上的守界人都来了,老王头抱着铜香炉,白胡子郎中捧着药碾子,李师傅举着镰刀,每个人手里都攥着自家的传家宝。周小满的爷爷也来了,拄着根竹杖,杖头雕着片完整的竹叶,与周小满的香囊花纹呼应。

子时快到的时候,金属盒突然浮了起来,悬在七样信物中间,盒面的星纹射出七道金光,分别落在信物上。铜香炉里的香突然炸开火星,药碾子自己转了起来,镰刀的刀刃映出人影——是过去的守界人在打铁,火花溅到现在的李师傅手上,烫得他“哎哟”一声。

“时光倒影出现了!”周爷爷激动地说,拐杖在地上磕出小坑,“快看铜镜!”

铜镜里的景象果然变了,不再是长安的侯府,而是片熟悉的青瓦——是杂货店的屋顶!镜头慢慢下移,照见年轻时的太爷爷正贴春联,动作和老王头一模一样。突然,太爷爷转身朝镜头笑了笑,像在对七十多年后的刘明打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