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团队成员的将信将疑(2/2)
“禁止加班 → 强制提升单位时间效率 → 可能激发更优的工作方法或工具创新。”他在心里默默推演着这条逻辑链。“前提是,任务规划足够精准,外部干扰足够少,且个体具备在限定时间内高度专注的能力。”他看了一眼林眠办公室的方向,又看了看周围神色各异的同事。这个“实验”能否成功,变量很多。他暂时持保留态度,但愿意按照规则执行,并收集数据以观后效。
无形的比较与弥漫的焦虑
下班时间到了。
林眠团队办公区的灯,在一片依旧亮如白昼的开放办公区中,陆续熄灭。团队成员们收拾东西,互相道别,脚步却不像其他部门加班族那样沉重,反而带着一种陌生的轻快,以及一丝……偷偷摸摸的心虚。
他们能感觉到其他工位投来的目光,好奇的、探究的、甚至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那目光仿佛在问:“他们怎么就走了?”“项目做完了?”“这么轻松?”
这种无形的比较,像细小的针尖,刺着每个人的神经。惊喜于准时下班的自由,却又被这种“与众不同”所带来的孤立感隐隐刺痛。不安像潮水般,在离开公司大楼、汇入晚高峰人流后,反而更加清晰起来。
“你们说……林总监这话,能当真多久?”在地铁上,小米忍不住在新建的、没有林眠的团队小群里发了条消息。
“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把眼前的活干到极致,别给人留下话柄。”老陈回复得很快,带着过来人的谨慎。
“数据说话。如果一周后我们的进度和质量超出预期,规则自然稳固。”张桐言简意赅。
王磊没有在群里发言,他盯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霓虹,心里盘算着如何重新定义和展示自己的“价值”。
这条“睡眠令”,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对深植于内心的职场信念的一次剧烈冲刷。将信将疑,是此刻这支新团队最普遍的底色。他们惊喜于那抹与众不同的“甜”,却也无法立刻摆脱长期浸淫在“卷”文化中所产生的、对于“不加班”能否存活的深刻疑虑。
而这一切,都被独立办公室里的林眠看在眼里。他清楚这最初的震荡不可避免,但他更相信,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团队成员逐渐改善的精神状态,将是打破疑虑最有力的武器。他需要的,是时间和第一个用高效而非工时堆砌出来的漂亮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