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101章 寒芽破序·星轨新程

第101章 寒芽破序·星轨新程(2/2)

目录

“预计2101年3月抵达海卫一!”负责轨道计算的研究员激动地喊道,屏幕上的倒计时开始跳动,“还有13年,我们就能在海卫一种下第一颗焰果种子!”

乐乐站在屏幕前,手指轻轻触碰海卫一的模拟图像——这颗被冰层覆盖的卫星,此刻在屏幕上只是一个淡蓝色的小点,却承载着团队近十年的期待。她想起2033年第一次见到火星菌丝时的场景,那时的自己从未想过,有一天人类的探索足迹能延伸到海王星轨道之外。

傍晚时分,乐乐来到“灵脉博物馆”,取出那个陪伴了她55年的淡绿色种子。金属盒打开的瞬间,种子表面泛出淡淡的绿光,与展柜里“海卫一三号”幼苗的全息投影交相辉映。她拿起平板电脑,在“全球少年灵脉数据库”中写下第101章的日志,标题是《寒芽破序,星轨新程》:

“2088年春分,‘海卫一三号’幼苗能量频率升至7.4赫兹,‘四球混合冰’适配柯伊伯带低温环境,‘灵脉十三号’掠过天王星轨道,‘灵脉十四号’设计进入最终阶段——这一年的春天,每一步都朝着更远的宇宙迈进。

海卫一的冰层下,将迎来第一颗人类播种的焰果种子;柯伊伯带的黑暗中,中继卫星的信号将搭建起新的星网节点。从火星菌丝到六宇星网,从地球实验室到海王星轨道,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都在为生命寻找新的栖息地。

‘灵脉十三号’的轨迹还在延伸,‘灵脉十四号’的蓝图已渐清晰。愿每一株在极端环境中生长的幼苗,每一个穿梭在星际间的探测器,都能成为宇宙中不灭的光,照亮更多未知的旅程。

我们的探索,从无终点;灵脉的传承,永不停歇。”

日志的最后,乐乐附上了一张新的照片——“海卫一三号”幼苗的特写,背景是“灵脉十三号”拍摄的海王星光环,角落处,淡绿色的种子与淡白色的幼苗投影重叠在一起,像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命对话。

2088年4月5日,“灵脉十四号”探测器的核心部件开始在月球组装基地生产;同日,“海卫一环境模拟实验室”迎来了第四株幼苗“海卫一四号”的发芽。当淡白色的芽尖顶破冰样时,乐乐的监测日志上又多了一行新的记录:

“灵脉能量7.5赫兹,抗冻基因表达量98%,三生菌代谢效率100%——向柯伊伯带,向更远的星辰,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指挥中心的环形屏幕上,六条能量曲线依旧律动,“灵脉十三号”的淡白色轨迹已深入海王星轨道区域,而新的淡紫色轨迹正在图纸上逐渐成形——那是“灵脉十四号”即将踏上的柯伊伯带征程。在深邃的宇宙中,灵脉之网正以更快的速度扩展,将生命的希望,播撒向更遥远的星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