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冰脉探源·米兰达萌绿(2/2)
乐乐立刻调出米兰达的冰层分布图:“‘维罗纳 Rupes’悬崖底部的冰层下,可能存在连贯的微水体网络。”她指着屏幕上的蓝色虚线,“如果让‘冰丝菌’顺着微水体扩散,再在关键节点部署‘能量中继器’,就能形成‘冰下灵脉带’,到时候米兰达的焰果培育区能扩展到10平方公里,甚至连接到其他悬崖的冰下水体。”
接下来的半年,米兰达的培育工作稳步推进。“米兰达焰果”的幼苗长到30厘米高,淡青色的叶片上覆盖着一层能反射冰层强光的薄膜,根系缠绕的“冰丝菌”已在冰下形成细密的能量网,将分解出的氨元素和液态水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幼苗。古丽通过星网调整生态舱的温度参数,让培育区的温度稳定在-190c,既保证幼苗活性,又能减缓冰层融化速度。
2083年夏至,米兰达的“冰脉焰果”首次长出侧枝,指挥中心里再次响起欢呼声。阿哲调出幼苗的生长数据:“侧枝的萌发是适应冰下微重力环境的表现,能让叶片更均匀地接收灵脉能量。实验室模拟显示,这种侧枝结构能让果实产量提高30%,预计明年就能结出第一颗米兰达果实。”
乐乐看着屏幕上的幼苗,突然想起50年前刚加入灵脉团队的场景——那时她还是个对宇宙充满好奇的年轻研究员,跟着林羽学习火星菌丝的培育技术;如今,她已成为带领团队探索米兰达的指挥者,看着自己培育的生命在遥远的天王星卫星上生长,心中满是欣慰。“时间过得真快啊。”她轻声说,手指拂过监测日志上的字迹,“但每一颗发芽的种子,每一次能量的共振,都在告诉我们,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同年秋分,灵脉教育基地举行了“米兰达冰脉培育成功”庆典。全球800多个灵脉守护区通过全息投影同步参与,环形屏幕上轮流播放着六颗星球的焰果生长画面:地球的橙红果实缀满枝头,火星的淡红果实映着暗红地表,月球的银红果实泛着极地微光,欧罗巴的水脉焰果在深海舒展,泰坦的淡紫果实立在甲烷湖边,米兰达的淡青幼苗在冰下萌绿——六条能量曲线在屏幕中央汇聚成耀眼的光球,象征着六宇灵脉的共振。
庆典接近尾声时,林羽走上全息舞台,手里拿着一份“灵脉十三号”的初步任务方案。“‘灵脉十三号’的目标是海王星的海卫一,那里有活跃的冰火山,可能存在富含氮元素的冰下海洋——这是‘冰脉焰果’的下一个家园。”他指着方案里的生态舱模型,“未来,我们还会向柯伊伯带、甚至系外行星发射探测器,让星网继续延伸,让灵脉的光芒照亮更遥远的宇宙。”
乐乐站在台下,看着屏幕上缓缓展开的海卫一影像,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知道,这场跨越星海的灵脉守护之旅,还有无数的星球要探索,还有无数的奇迹要创造——但只要六宇星网的能量继续跳动,只要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不熄灭,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没有唤醒不了的灵脉。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塔克拉玛干沙漠时,“米兰达环境模拟实验室”里的“米兰达焰果二号”种子开始发芽。乐乐背着装有监测仪的背包,走进实验室,手里拿着新的监测日志,在第一页写下:“2083年9月23日,米兰达焰果二号发芽,灵脉能量6.9赫兹,冰丝菌代谢效率94%,六宇同辉,生命永续。”
她知道,新的星轨已在宇宙中铺展,新的生命故事,正随着“灵脉十三号”的筹备,在米兰达的冰下微水体中、在海卫一的冰火山旁,缓缓续写。而她和所有的灵脉守护者,会继续带着希望与热爱,在星际间播撒生命的种子,让灵脉的光芒,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