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寻梦男孩(一七七)(1/2)
一七七
江城的初秋总裹着层淡淡的雾,早上七点,雾还没散透,邓鑫元就推着那辆半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出了家属院。车把上挂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老花镜和待批的文件,车座后面的金属架上,偶尔会多一袋从小区门口早点铺买的豆浆——那是给早到办公室的校办主任周明远带的。车把手上的漆皮掉了一块,露出底下的金属色,那是去年去白云村老家,被村口的老槐树刮的,他没舍得修,总说“带着点老家的印记,心里踏实”。
“邓校长,早啊!”楼下晨练的张大爷挥着手,手里的太极剑在雾里划出道银亮的弧线。
“张大爷早,今天雾大,您练剑慢着点。”邓鑫元笑着点头,跨上自行车时,裤脚不经意扫过车轱辘上的泥点——那是昨天去新校区工地,被雨后的土路溅上的,他还没来得及擦。指尖触到车把上粗糙的纹路,突然想起小时候在白云村,跟着父亲用锄头翻地的日子,父亲总说“锄头把磨得越光,地里的庄稼长得越壮;人的心磨得越实,走的路才越稳”,如今掌心的茧子虽换了地方,那份踏实劲儿却没改。
自行车刚拐上学院路,就听见身后传来清脆的车铃声。“邓校长!等等我们!”三个穿着江城理工大学附中校服的孩子骑着山地车追上来,领头的是计算机学院李教授的儿子李小宇,“您今天也去学校食堂吃早饭呀?我们班同学都说,您的自行车比校门口的校车还准时!”
“是啊,你们不也去附中上学嘛,正好顺路。”邓鑫元放慢车速,和孩子们并排骑着。雾里的梧桐叶飘落在车筐里,李小宇伸手捡起来,对着光看叶片上的纹路:“邓校长,您小时候也像我们一样,要走很远的路上学吗?”
邓鑫元愣了愣,随即笑了:“比你们远多了。我小时候在白云村,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跟着我哥走两里山路去村小,冬天雪深,鞋子里灌满了雪,走到学校脚都冻僵了。”他顿了顿,看向孩子们冻得红扑扑的脸蛋,“那时候我爹总送我到山口,把揣在怀里暖热的红薯塞给我,说‘娃啊,读书苦是苦,可只有读书,才能让山里的娃看见外面的天’。现在你们能在附中上学,条件比我那时候好多了,可得好好学。”
学院路往学校的这段路,要经过两个红绿灯。每次等红灯时,总有家长骑着电动车送孩子,看见邓鑫元,都会主动打招呼。“邓校长,听说您昨天在食堂帮学生热牛奶了?”住在隔壁小区的王女士问道,她女儿是经管学院的大二学生,前几天还跟她说起食堂里的“平民校长”,“我女儿说,您跟她讲您小时候带红薯干当午饭的事,她现在都不浪费粮食了。”
“举手之劳,孩子早上喝凉牛奶容易闹肚子。”邓鑫元刚说完,绿灯就亮了,他跟着车流往前骑,自行车的链条偶尔会发出“咔啦”的轻响。风里飘来早点铺的香味,他想起小时候母亲天没亮就起来煮红薯,父亲则在院子里劈柴,劈完柴就坐在门槛上,看着他啃红薯、背课文,总说“粮食不能糟,学问不能丢,这是咱庄稼人的根”。那时候他揣着“走出大山、让更多农村娃有书读”的梦想,在煤油灯下刷题,怎么也想不到,多年后会骑着自行车,在江城的街头,和一群孩子聊着上学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