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第125章 寻梦男孩(一二五)

第125章 寻梦男孩(一二五)(2/2)

目录

“请进。”

进来的是项目组的硕士生林晓雅,她怀里抱着一叠测序报告,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额头上还沾着点实验室的试剂痕迹:“邓老师,您看!昨天晚上加急做的测序结果出来了!”她把报告递到邓鑫元面前,指着其中一页的数据表,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靶点编辑效率达到了92%,比预期的85%还高!而且脱靶率控制在0.3%以下,完全符合投稿要求!”

邓鑫元接过报告,指尖拂过打印清晰的数据曲线,仔细看了看测序图谱,嘴角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不错,做得很扎实。晓雅,你们这阵子辛苦了。”他抬头看向小姑娘,眼神里满是欣慰——林晓雅是他带的最优秀的硕士生,也是他当年牵头的“圆梦工坊”助学项目资助的学生。小姑娘从偏远山村考上来,家里条件不好,却比谁都刻苦,经常在实验室待到凌晨,连春节都留在学校做实验。去年她母亲突发心脏病,学费和医药费凑不齐,是邓鑫元偷偷给她塞了三千块钱,还帮她申请了助学金,让她别担心生活,专心搞研究。

“邓老师,我们不辛苦!”林晓雅摇摇头,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准备投稿了?要是能发在《cell Researc江城理工大学》上,咱们的生物燃料项目就能申请下一轮的国家专项经费了!”

“别急。”邓鑫元轻轻敲了敲报告,语气认真,“再重复三次实验,确保数据稳定,科研容不得半点马虎。投稿的事情,等公示期过了再说,现在先把手里的工作做扎实。”

林晓雅点点头,把报告整理好,刚要转身走,又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邓老师,外面都在说您要当副校长了,是真的吗?”她眼里满是崇拜,像看着偶像一样,“要是您当了副校长,咱们实验室是不是就能换台新的高通量测序仪了?现在那台老的,每次测序都要等三天,上次还把两个样本的结果搞混了,我和师兄排查了半天才找到问题。”

“会的,都会有的。”邓鑫元摸了摸她的头,像对待自己的女儿邓念云一样温柔,“等公示期过了,咱们就申请设备更新经费,不仅要换新测序仪,还要给实验室添两台智能反应釜,让你们的研究条件再上一个台阶。”

林晓雅笑着应了声“谢谢邓老师”,蹦蹦跳跳地跑出了办公室,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邓鑫元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可他心里却没有丝毫暖意。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从现在才开始。公示期就像一面透明的镜子,能照出人心的善恶——那些此刻围着公告栏夸赞的人里,或许有人真心为他高兴,也有人在暗处盘算着如何“挑刺”;更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哪怕是十几年前的项目经费明细,都可能被人翻出来做文章。

他想起老周昨天送报告时,压低声音说的那句“邓书记,公示期您多留意,学校里盯着这个位置的人不少,去年张院长的事……您可得小心”,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隐隐作痛。他拿出手机,翻到和汪伟仁的聊天记录,最新一条还停留在三天前——汪伟仁发来“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的跨学科课程表,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需要和化工学院对接的地方”,他当时还回复“明天上午去你办公室细聊”。

指尖划过屏幕上“伟仁”两个字,邓鑫元的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两人在美国挤小公寓的日子,想起回国后一起凑钱建实验室的时光,想起汪伟仁评教授时拉着他在老酒馆哭着说“只有你把我当兄弟”——这些画面像烙铁一样刻在心里,可一想到公示期可能出现的“举报”,他又忍不住心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