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第112章 寻梦男孩(一一二)

第112章 寻梦男孩(一一二)(2/2)

目录

邓鑫元蹲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慢慢来。我刚学的时候,比你还笨,做坏了二十多个样品才成功。来,我们一起找问题。”他陪着李响重新配溶液,一步一步检查操作步骤,终于找到了问题——试剂加错了剂量。那天晚上,李响拿着准确的数据,笑得像个孩子:“邓院长,我成功了!”

渐渐地,李响的成绩赶了上来,化工原理补考考了85分,还跟着导师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负责其中的药剂配比环节。2005年,这个项目获得了重庆市大学生化工竞赛一等奖,李响作为核心成员,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敢抬头挺胸地说话:“我想感谢邓院长,是他让我知道,贫困不是借口,努力能改变命运。”

毕业时,李响被一家上市公司录用,起薪八千块。入职第一天,他就给父亲买了一台进口助听器,还特意跑到学院找邓鑫元——他没法拍视频,只能拿着助听器比划:“邓院长,您看,我爸能听到声音了!昨天我回家,他戴着助听器,第一次听见我喊‘爸’,当场就哭了,还拉着我给您鞠躬,说要谢谢您。”邓鑫元看着李响激动的模样,眼眶也红了。

在化工学院,邓鑫元不仅关注贫困生的物质需求,更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他发现,很多贫困生因为家境原因变得自卑、敏感,不敢与人交流,于是牵头成立了“鑫火励志社”,组织贫困生开展读书分享会、技能比赛、公益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中找到自信。

女生阿依莫是“鑫火励志社”的第一批成员。她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父母是种土豆的农民,家里只说彝语,她刚入学时连普通话都说不流利,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同学跟她说话她只会点头,自卑得像只受惊的小鹿。第一次励志社活动,邓鑫元让每个人介绍自己的家乡,阿依莫站在台上,憋了半天只说出“我来自凉山”四个字,就红着眼跑下了台。

邓鑫元没有放弃她。每次开会,都特意让阿依莫发言,刚开始她紧张得说不出话,邓鑫元就耐心等她,还帮她纠正发音;知道阿依莫喜欢画画,就让她负责励志社的活动海报,从设计到张贴,全程鼓励她独立完成;有一次,励志社组织去敬老院做公益,邓鑫元让阿依莫负责给老人表演节目,她犹豫着说“我不会唱歌跳舞”,邓鑫元笑着说:“那就给老人讲凉山的故事,他们肯定喜欢听。”

那天,阿依莫坐在老人身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慢慢讲起了凉山的火把节——夜晚的山坡上满是火把,像星星落在地上;讲起梯田里的土豆,秋天挖出来堆得像小山;讲起家里的黑山羊,早上会跟着她去山坡吃草。老人们听得入了迷,拉着她的手问个不停:“姑娘,凉山的火把真的有那么亮吗?”“土豆是不是比城里的甜啊?”

活动结束后,阿依莫找到邓鑫元,小声说:“邓院长,原来我也能把话说清楚,原来我的家乡这么多人喜欢。”

从那以后,阿依莫变了。她开始主动跟同学交流,报名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还在励志社发起“凉山故事分享会”,邀请彝族同学一起介绍家乡文化。大三那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用奖金给家里买了一台洗衣机——她知道母亲每次洗全家人的衣服,要在河边捶打大半天,腰都直不起来。毕业时,阿依莫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化工,她对邓鑫元说:“邓院长,我想回凉山,用我学的知识帮家乡发展产业,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能走出大山,也让大山里的人能过上好日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