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盛唐探案录 > 第125章 基石巩固

第125章 基石巩固(1/2)

目录

时值仲春,长安城南的格物院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经过数月经营,原先荒废的皇家别苑已然焕然一新。青石铺就的道路连接着各处分苑,虽无雕梁画栋的奢华,却处处透着实用与严谨。力学工坊内,水力驱动的锤头规律起落,敲打着烧红的铁胚;算学馆中,学子们埋首于写满新式符号的草纸;医药庐外,新辟的药田里嫩苗破土,生机盎然。

陈默站在格物堂前,望着这块由自己亲手奠基的“异学”之地,心中百感交集。尽管朝中非议未绝,尽管前路依旧莫测,但眼前这派务实求真的气象,足以证明他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

“大人,军器坊有新进展。”墨衡快步走来,古铜色的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他如今是格物院实际上的技术总管,数月操劳让他瘦削了几分,眼神却更加锐利。

陈默随他走向位于院落最深处的军器研究分苑。这里戒备森严,高墙隔绝内外,是格物院核心中的核心。

坊内,一群工匠正围着一具造型奇特的装置。那是一个架设在木质基座上的金属管,长约六尺,口径约两寸,管壁明显比最初的原型加厚,尾部设有简易的击发机构。

“这是第三版‘雷鸣铳’,”墨衡介绍道,“我们改进了铸造法,采用泥范冷铸,管身更加均匀。尾部加装了这个‘龙头’,内置燧石,扣动扳机即可击发,不必再依赖火绳,风雨天也能使用。”

陈默仔细查看。这已初步具备了近代火枪的雏形,虽然依旧笨重,但进步神速。“试过了吗?”“试过三次,五十步内可破铁甲。只是……”墨衡面露难色,“装填依旧缓慢,连续发射三次后管身过热,需冷却半柱香时间。而且,加工精度不够,每支铳管的膛线……就是您说的那些螺旋凹槽,刻画深浅不一,严重影响准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