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格物初啼(1/2)
月圆之夜的硝烟散尽,长安城迎来了一个看似平静的黎明。淮阳王李瑗谋逆大案,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朝野内外激起了滔天巨浪。其罪证确凿——私蓄甲兵、勾结妖人、散播瘟疫、意图以邪术祸乱社稷,甚至觊觎神器,每一桩都是十恶不赦之罪。
皇帝李治闻讯后惊怒交加,病情一度加重。武后临朝,以铁腕手段迅速处理此案。李瑗被削去王爵,贬为庶人,赐白绫自尽于宗正寺狱中。其党羽,“拜火冥尊”在长安的骨干成员,依律严惩,或斩首,或流放,一时间,刑场之上人头滚滚,腥风血雨笼罩京城。朝中与李瑗过往甚密、或有牵连的官员,也纷纷遭到清洗或贬谪,空出了不少位置。
陈默因破获逆案、护驾有功,被擢升为刑部尚书,真正进入了帝国的权力核心。裴明月授京兆府少尹,赵虎亦晋升为京兆府总捕头。吴王李恪在此事中立场坚定,处置果断,威望更上一层楼。
表面的动荡逐渐平息,权力的格局悄然重塑。然而,陈默心中清楚,这场胜利的背后,隐藏着太多未解的谜团和新的隐患。
借着破获大案、肃清朝纲的东风,以及陈默新晋刑部尚书的权势,筹建“大唐格物院”的议案,终于被提上了正式议程。
这一次,反对的声音虽然仍有,却已微弱了许多。无论是出于对陈默功劳的认可,还是对那“天外之学”的好奇与忌惮,亦或是想在新格局中分一杯羹,各方势力都表现出了一种审慎的观望态度。
武后对此事展现了超乎寻常的兴趣和支持。她亲自召见陈默,详细询问格物院的构想、章程乃至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