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潼关忠魂祠(2/2)
“岳帅,你们…… 怎么了?” 黄四娘的声音发颤,一步步往前走,目光死死盯着岳帅,“是不是沈锐他…… 出事了?”
岳帅看着她通红的眼睛,实在没法再瞒,只能低声说:“黄嫂子,你撑住…… 精器营烧了,闯贼的军械全毁了,可沈锐他们…… 没一个回来。闯贼割了他们的头颅,缀成‘首级冠’,悬在营门示众,还有那几十名反水的东厂弟兄,也…… 也没了。”
“首级冠?” 黄四娘踉跄着后退,撞在门框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想起去年溪头村的雨夜,沈锐踹开柴房的门,把她和黄熙护在身后,刀上的血滴在她的裙摆上,却笑着说 “嫂子别怕,我带你走”;想起逃去潼关的路上,他把仅有的干粮分给黄熙,说 “这孩子眼神亮,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想起元宵夜他教黄熙做木剑,说 “等打完仗,教你真功夫,保家卫国”—— 那些话还在耳边,人却成了闯贼营门前的 “展品”。
“娘!你怎么了?” 黄熙拉着黄四娘的衣角,小脸上满是慌张,他手里还攥着那把沈锐教他做的木剑,剑身上 “熙儿” 两个字被摸得发亮,“沈叔叔呢?他是不是要回来了?我还等着他看我练剑呢,我把他教的招式都练会了!”
黄四娘蹲下身,紧紧抱住儿子,眼泪砸在他的棉袄上,浸湿了一片:“熙儿…… 沈叔叔他,变成天上的星星了。他和好多叔叔一起,把闯贼的军械库烧了,却再也回不来了。以后咱们抬头看见星星,那就是沈叔叔在看着咱们,好不好?”
黄熙似懂非懂,却能感觉到母亲的悲伤,小手紧紧抱住黄四娘的脖子,小声说:“娘,我想沈叔叔了…… 他还没看我练剑,还没跟我说,我是不是个厉害的小英雄……”
孩子的话像根细针,轻轻扎在黄四娘心口,疼得她喘不过气。她抹了把眼泪,站起身对岳帅说:“岳帅,弟兄们不能就这么被折辱!他们为潼关死了,我们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英雄,得给他们立祠,让后世都记着他们!”
岳帅重重点头。消息很快传遍潼关,黄四娘牵着黄熙,挨家挨户敲门,声音带着哭腔,却字字清晰:“乡亲们,沈锐指挥带着三百锦衣卫,还有几十名东厂弟兄,把闯贼的精器营烧了!可闯贼丧心病狂,割了他们的头颅缀成‘首级冠’!这些弟兄是为了护咱们死的,咱们不能让他们寒心啊!”
街坊们听着,都红了眼。卖包子的王大爷拎着刚蒸好的包子,往锦衣卫平时落脚的木屋跑:“这些孩子,昨天还来我这买包子,说打完仗要多吃两个…… 我得给他们供上!” 织锦铺的李娘子抱着几匹红布,眼泪掉在布上:“我给祠堂做块匾额,就叫‘忠魂祠’,让他们知道,咱们记着他们!”
没过多久,木屋前就挤满了人。有人搬来石块刻碑,有人拿来笔墨写名字,孩子们捧着自己的小玩意儿 —— 黄熙把那把木剑轻轻放在碑前,小手摸着剑身上的 “熙儿” 二字,小声说:“沈叔叔,我把剑给你带来了,你要是想我了,就看看。等我长大了,一定像你一样,保护娘,保护潼关。”
暮色降临时,“忠魂祠” 的木牌挂在了木屋门上,门前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 “潼关抗闯义士之墓”,、老陈、小邓…… 最后是 “无名义士三百余”。百姓们自发点起香火,烟气袅袅,飘向渭水对岸,像是在跟那些逝去的英雄说:“你们放心,潼关还在,我们会替你们守着。”
岳帅站在碑前,望着雪中的人群,握紧了拳头 —— 等开春河水解冻,他一定要带弟兄们过江,把弟兄们的头颅抢回来,让他们魂归潼关,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