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 第31章 金殿议兵

第31章 金殿议兵(2/2)

目录

“刘文秀打了十年仗,连卢象升大人都吃过他的亏!” 曹变蛟也皱着眉,语气里满是担忧,“岳将军,此役非比寻常,流民乡勇虽忠,却少经战阵,怕是……”

岳承嗣抬头,目光先扫过质疑他的众人,最终落在朱由检身上,声音坚定:“陛下,臣麾下兵马虽多是流民与乡勇,却非乌合之众!臣在河南募兵时,严筛十六至三十五岁青壮,无劣迹者方准入营;又请秦将军麾下退役的京营老兵传授劈砍、列阵之法,每日操练四个时辰,风雨不歇;且臣立誓‘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沿途百姓赠粮赠衣,军心早已拧成一股绳!反观刘文秀的闯兵,虽有五万之众,却多是临时收拢的乱兵,人心不齐,又长途奔袭千里,粮草补给不足,早已疲惫不堪。臣愿以两万八千人守潼关,凭险据守,定能拦住闯兵!”

“凭险据守?” 孙传庭立刻反驳,“潼关需分守十二座烽燧、三道关隘,你两万八千人如何布防?若刘文秀分兵袭扰,你首尾不能相顾,岂不是要丢了潼关?”

“孙大人此言差矣!” 岳承嗣转向他,语气从容,“刘文秀急于援陕,必以主力强攻潼关主关,不会分兵浪费时间;臣只需以一万兵力守主关,五千兵力守两侧山道,再留一万三千兵力作为机动,随时支援薄弱处。且臣麾下流民多是河南、陕西子弟,家人多在闯兵劫掠之地,他们守城是为护家,比寻常士兵更有拼劲!”

殿内再次陷入争执,支持洪承畴的官员与为曹变蛟、周遇吉抱不平的武将各执一词,连周遇吉都忍不住开口:“陛下,岳将军虽有信心,却终究是新帅,不如让臣与曹将军随洪大人出征,也好助一臂之力!”

自始至终,秦良玉都站在武将列首,一言不发。她目光扫过殿内争执的众人,又看向龙椅上的朱由检,见朱由检投来询问的目光,才缓缓出列,单膝跪地 —— 她这一动,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

“陛下,臣有一言。” 秦良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总领京营的威严,“洪大人老成持重,若离京师,洛阳福王恐生异动,京师空虚不得;曹、周二位将军皆善冲锋,却少统筹全局之经验;岳将军虽新,却能将流民练成劲旅,可见其治军之才。如今京营五万兵马,需留三万守京师,以防福王与闯兵呼应。臣以为,可让岳将军率本部两万八千人先行驰援,任主将;曹、周二位将军各带五千京营精锐,为左右翼,随岳将军出征;臣再从麾下拨两千白杆兵,助岳将军守潼关主关;洪大人则坐镇京师,统调天下粮草,同时紧盯洛阳,若福王有异动,即刻奏报。如此分工,既保驰援速度,又无京师空虚之虞。”

秦良玉的话刚落,殿内再无争执。孙传庭张了张嘴,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 秦良玉总领京营,对兵力部署最有话语权,她的安排兼顾了前线与后方,无可挑剔。

朱由检点头,目光扫过众人:“秦将军所言甚合朕意。岳承嗣,朕命你为潼关主将,率本部两万八千人即刻出发;曹变蛟、周遇吉各率五千京营精锐,为左右翼,听岳承嗣调遣;秦良玉,你拨两千白杆兵助战,剩余京营兵马由你统领,守好京师;洪承畴,朕封你为兵部尚书,统调粮草,紧盯洛阳。诸卿各司其职,不可有半分懈怠!”

岳承嗣、曹变蛟、周遇吉、秦良玉、洪承畴同时叩首领旨:“臣遵旨!”

“散朝!” 朱由检起身,目光望向潼关的方向,殿外的风雪似乎更紧了,却挡不住他眼底的坚定 —— 这一战,不仅要阻住闯兵,更要守住大明的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