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东厂密报崇祯怒,密诏星夜召白杆(2/2)
“陛下,秦将军忠勇,必懂‘舍蜀保京师’之理。” 洪承畴躬身道,“且白杆兵善山地作战,走此路线恰能发挥所长,比走官道更安全。”
崇祯帝点了点头,将路线图与圣旨一同交给王承恩:“你挑二十名东厂精锐番子,皆着便装,分三队出发,一队探路,两队护旨,务必将东西安全送到秦将军手中。告诉她,朕在京师等她,等能保京师安全的忠勇之师。”
王承恩接过锦盒,跪地叩首:“奴婢遵旨!便是粉身碎骨,也定将密诏送到石柱!” 他起身时,一片银杏叶飘落在锦盒上,金黄的叶片衬着鎏金纹路,竟似带着几分悲壮 —— 他知道,这趟蜀地之行,不仅是送一道圣旨,更是送京师最后的安全希望。
待王承恩带着番子从密道离宫,洪承畴望着崇祯帝凝重的神色,又道:“陛下,臣请命暗中排查京营 —— 东林党既想逼宫,必在京营安插了人手,需在白杆兵到来前,清肃内患,保京师内部安稳。”
“准了。” 崇祯帝走到窗边,望着漫天飘落的银杏叶,“你行事需谨慎,万不可打草惊蛇。朕已让骆养性盯着李邦华、钱谦益等人,若他们有异动,先拿了再说。”
御书房内静得只剩落叶声,崇祯帝抬手接住一片飘进窗的银杏叶,指尖冰凉。他想起秦良玉的 “忠义可嘉” 匾额,想起马祥麟战死的襄阳城,想起无数为大明捐躯的将士,心中默念:“秦将军,盼你早日入京,盼你能守住京师,守住大明。”
而此时的四川石柱,城墙上的厮杀正烈。秦良玉手持长枪,将一名闯军将领挑下城墙,她的次子马万年紧随其后,挥刀斩杀爬上城头的敌兵。城楼下,闯贼的喊杀声震天,可白杆兵的阵脚却依旧稳固。当东厂番子冒着箭雨,从城墙密道钻进城内,将锦盒递到秦良玉手中时,她拆开圣旨,看到 “朕要的是整个京师的安全” 那句,老泪瞬间涌出。
马万年见母亲落泪,忙上前:“娘,京师出了何事?”
秦良玉将圣旨递给他,又望向城下的闯贼,眼中闪过决绝:“四川已难守,京师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大明不能亡,陛下不能有事!” 她转身登上城楼,对着城下的白杆兵高声喊道:“儿郎们!陛下召我等入京护驾,保京师安全!今日起,弃石柱,走汉中,赴京师!护陛下,保大明!”
城墙上的白杆兵闻言,齐声呐喊:“护陛下!保京师!保大明!” 声音穿透秋空,压过了闯贼的喊杀,在巴山蜀水间回荡。秦良玉望着北方,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 她知道,这一路山高水远,危机四伏,可她必须走下去,为了京师的安全,为了不负陛下的信任,也为了战死的长子马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