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迷雾重重2(1/2)
门把手转动发出的细微“咔哒”声,在死寂的黑暗中如同惊雷般刺耳。
林薇全身的神经瞬间绷紧到了极致,握着勃朗宁的手心沁出薄汗,但她强迫自己保持绝对的冷静,呼吸轻不可闻,整个人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她像一尊凝固的雕像,隐在门后的阴影里,唯有那双在黑暗中灼灼发亮的眸子,死死盯着那扇即将开启的门。
门被推开了一条缝,一道狭长的、微弱的光线从走廊投射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斜斜的光痕。一个模糊的身影小心翼翼地探入。
没有立刻闯入,而是在门口停顿了片刻,似乎在适应室内的黑暗,也在确认是否有危险。
就在这短暂的僵持中,林薇嗅到了一丝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草药气味。这气味很特别,夹杂着泥土的腥气和某种根茎植物被碾碎后的清苦,与她平日接触的任何香水、熏香都截然不同。
不是军统那种冷硬的皮革烟草味,也不是日伪特务可能携带的东洋香料味。这气味……带着一种野性的、民间的、甚至是不属于这个繁华都市的质朴。
难道是……
她心念电转,扣在扳机上的食指微微松动了一丝,但没有完全移开。
“林……林小姐?”一个压得极低的、带着浓重口音、略显沙哑的年轻男声试探性地响起,语气里充满了不确定和警惕。
这个称呼,以及那独特的草药气味,让林薇心中那个模糊的猜测清晰了几分。她依旧没有出声,只是将枪口微微下压,依旧保持着随时可以击发的姿态。
门外的人似乎有些焦急,又往前挪了半步,整个身影完全暴露在门缝透进的光里。借着那微弱的光线,林薇看清了来人的大致轮廓——个子不高,身形精瘦,穿着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深灰色粗布短褂,头上包着一块同色的布巾,脸上似乎还沾染着些许污渍,看不清具体容貌,但一双眼睛在黑暗中却显得格外明亮有神。
“是……是’钟馗’老大让我来的。”年轻人见里面始终没有回应,似乎下定了决心,语速极快地低声补充了一句,同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右手拇指和食指弯曲相抵,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其余三指伸直,轻轻在左胸心脏位置叩击了三下。
这个手势!林薇瞳孔微缩。这是她与“钟馗”约定的、最高等级的紧急联络暗号之一,代表“信使,极度危险,信息至关重大”。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启用。
看来,“钟馗”那边果然有了极其重要的消息,而且情况紧急到无法通过常规渠道传递,甚至信使本身都可能处于被追踪的状态。
林薇不再犹豫,她迅速侧身,将门拉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低喝道:“进来!”
那年轻人反应极快,像一尾游鱼般滑了进来,反手轻轻将门带上,动作轻盈利落,显然受过一定的训练,或者……常年生活在需要保持警惕的环境中。
书房内重新陷入一片黑暗。
“别动。”
林薇的声音冰冷,枪口依旧若有若无地指向对方的方向。“你是谁?’钟馗’让你来传递什么消息?”
年轻人似乎对枪口并不意外,他站在原地,微微喘息着,空气中那股草药味更浓了些。“我叫石头,是从……江南来的。”他刻意模糊了具体地点,“’钟馗’老大说,只有找到您,’青鸟’同志,才能把东西送到,话传到。”
江南!林薇的心脏猛地一跳。沈惊鸿最后失踪的地点就在上海,属于江南!难道……
“什么东西?什么话?”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
石头从怀里摸索着,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裹,只有巴掌大小,厚度不及一寸。他没有立刻递过来,而是继续说道:“’钟馗’老大说,东西务必亲手交给您。还有一句话:‘惊鸿’非折翼,栖于碧梧枝。待得东风起,振翅九霄时。”
“惊鸿非折翼,栖于碧梧枝。待得东风起,振翅九霄时……”
林薇在心中默念着这四句似诗非诗的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击在她的心坎上。
“惊鸿”自然指的是沈惊鸿。
“非折翼”——没有牺牲!他还活着!
“栖于碧梧枝”——他隐藏在某个安全的地方(碧梧,梧桐树,传说中凤凰非梧桐不栖)。
“待得东风起,振翅九霄时”——等待时机成熟,他就会归来!
这消息如同一道强烈的阳光,瞬间驱散了连日来笼罩在她心头的厚重阴霾!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细节,但“钟馗”通过这种最高级别的渠道传递这样的诗句,其可信度极高!
巨大的喜悦和轻松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几乎站立不稳,眼眶再次发热。但她强行克制住了,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他……伤势如何?安全吗?”她接过那个油布包裹,触手感觉里面是一个硬硬的、略带弧度的小物件,以及几张薄薄的纸。
石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歉然的神色:“具体的我不清楚,我只是负责把东西和话带到。我离开的时候,’那边’的情况还很混乱,鬼子扫荡得紧,路上盘查非常严。我能安全到达重庆,已经算是运气好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钟馗’老大还说,让您务必小心。重庆的水,现在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浑。有些人,可能不希望’惊鸿’再回来。”
林薇心中一凛。果然,沈惊鸿的“失踪”,牵动了太多人的神经。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甚至是……自己阵营里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都可能借此机会兴风作浪。
“我明白了。谢谢你,石头同志。”林薇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她将勃朗宁收起,“你一路辛苦,先在这里休息一下,我让翠儿给你准备些吃的和干净衣服。”
“不,不行!”石头连忙摆手,神色紧张,“我不能久留。东西和话既然已经带到,我必须立刻离开。多停留一刻,就多一分危险,也会给您带来麻烦。”他看了看窗外浓重的夜色,“我自有去处,您不用担心。”
他的警惕性很高,林薇也不再强求。她迅速从抽屉里拿出几块大洋和一些零钱,塞到石头手里:“路上小心,这些拿着应急。”
石头犹豫了一下,没有推辞,接过钱,对着林薇郑重地点了点头,便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打开门,融入走廊的黑暗,很快楼下传来极其轻微的、远去的脚步声。
书房里再次只剩下林薇一人。
她却没有立刻去查看那个油布包裹,而是快步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窗帘的一角,凝神向外望去。夜色和浓雾掩盖了一切,街道上空无一人,仿佛刚才石头的到来只是一场幻觉。
但她手中那个冰冷的、带着石头体温和草药气息的油布包裹,以及脑海中回荡的那四句诗,无比真实地告诉她——希望,真的存在!
她反锁好书房门,拉严窗帘,这才重新点燃了书桌上的台灯。昏黄的光线洒落,驱散了部分的黑暗。
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油布包裹。
里面是两样东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略显残破的、深蓝色的粗布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人从衣服上强行撕扯下来的。布料上,沾染着已经变成暗褐色的、触目惊心的血迹!而在血迹的旁边,用某种可能是木炭或者烧焦的树枝之类的东西,画着一个极其简陋、却让林薇瞬间呼吸停滞的图案——
那是一只简笔的、展翅欲飞的凤凰轮廓!与她记忆中那枚将她带到这个时代的凤凰胸针的造型,至少有七分神似!
这图案……是沈惊鸿画的?他在重伤之下,用这种方式向她报平安,或者说,在指引她什么?这块染血的布,是从他衣服上撕下来的吗?他当时流了多少血?
林薇的心揪紧了,指尖轻轻拂过那暗褐色的血迹和粗糙的凤凰图案,仿佛能感受到当时那惨烈而危急的情景。
她强压下翻腾的心绪,将目光转向另一样东西——那是一张折叠得很小的、质地粗糙的毛边纸。
展开纸张,上面是用同样简陋的“炭笔”写下的几行字,字迹歪歪扭扭,显然书写者在极度虚弱或艰难的环境下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