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训诫流芳(2/2)
为了让孙辈们更好地理解,明兰常常在家训框架下,结合日常小事进行引导。一次,顾铮因骑射小有所成,颇有些得意,在堂兄弟面前言语间不免流露傲气。明兰得知后,并未直接批评,而是在教他读书时,看似无意地提起:“这‘富贵不淫’的‘淫’字,亦有‘惑乱’、‘过度’之意。人有所长,心生欢喜是常情,但若因此自满,看不起他人,便是心为这点长处所‘惑’,所‘过度’了,反倒阻碍了自己进步。真正的强大,是能看到他人优点,虚心学习,持续精进。”
顾铮聪慧,立刻明白了祖母的弦外之音,惭愧地低下了头。
顾廷烨则更侧重于在带领孙辈习武、或是讲述往事时,渗透家训精神。他教导顾铮练剑,不仅要求招式精准,更强调“心正”:“剑乃利器,可护人,亦可伤人。持剑者,心中需有‘善’念与‘责’任,知为何而出剑,方能不堕邪道。这与家训中‘心存善念’、‘担当责任’是一脉相承的。”
他们还特意将家训刻制成小巧精致的木牌或玉牌,分赠给已成年的子女及年长的孙辈,让其随身携带,或置于书房案头,时时自省。对于年幼的孙辈,则将其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由明兰亲自教导吟唱,让那些美德在童音稚语中生根发芽。
顾廷烨与明兰更是以身作则,他们之间的相敬如宾、对待下人的宽厚仁恕、处理事务的勤勉公正、以及身处富贵却始终保持着朴素内敛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对家训最生动的诠释。儿孙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无声的榜样,比任何言语的说教都更具力量。
这份凝聚着心血与智慧的家训,如同给顾氏这艘大船注入了稳定的压舱石和清晰的航向。它并非束缚子孙的枷锁,而是为他们点亮的一盏引路明灯,提醒他们无论在顺境逆境,都需坚守那些最朴素也最珍贵的美德,努力成为一个于家于国,皆有所贡献的、堂堂正正的人。顾廷烨与明兰相信,只要这份精神血脉得以延续,顾氏家族的未来,便充满了光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