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楣训凝华(2/2)
围绕这一核心,他们开始逐条细化那些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美德与准则。
首重“勤”与“诚”。顾廷烨对此感触尤深:“世间聪慧者众,然能成事者,必辅以勤勉。惰怠之人,纵有家财万贯,亦难免坐吃山空。而‘诚’乃立身之本,对内心诚,则无愧;对人诚信,则得信赖;对事诚敬,则能专注。奸猾狡诈,或能得逞一时,终非长久之计。”他将此条列为家训之首,强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及“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其次是“善”与“容”。明兰对此条注入了许多心力:“心存善念,方能目光向下,体恤他人疾苦,不行仗势欺人之举。待人宽容,非是懦弱,而是不斤斤计较于琐碎得失,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家族内部,尤需和睦宽容,方能聚沙成塔,共御外侮。”她特意补充,“此善,需有锋芒,并非滥施同情;此容,需有底线,不可纵容恶行。”
再者是“俭”与“明”。他们一致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节俭并非吝啬,而是珍惜物力,不为物欲所奴役,保持清醒头脑。”而“明”则更为重要,“需明事理,辨是非,有独立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尤其在富贵权势面前,更要时刻保持清明,知晓何为真正值得追求之物。”
最后,他们强调了“责”与“学”。“既享家族荫庇,便当承担相应责任。于国,需忠君爱国,尽己所能;于家,需孝悌友爱,光耀门楣;于己,需修身养性,不负此生。”而“学”则是贯穿始终的基石,“人生在世,当终身学习。不止于书本知识,更在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唯有不断进益,方能跟上时代,不被淘汰。”
他们将这数条核心家训,连同详细的解释与相关的事例注解,精心编纂,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炼,意蕴深远,既便于记诵,又耐人寻味。顾廷烨亲自挥毫,以遒劲有力的笔法,将这凝聚了两人毕生智慧与期盼的家训,誊写在一卷特制的洒金宣纸上。